深夜的全家便利商店,移工阿偉(化名)拉著行李箱站在櫃檯前,眼神誠摯地看著店員,雙方沒有太多交談,氣氛卻有些傷感。過去八年多來,他每晚都會來這裡報到,坐在內用區,享用一碗熱騰騰的桂冠炒飯,慰勞自己整日工作的辛勞。這間「全家」,就好比他在異鄉的第二個家。如今,要返鄉了,趕在搭機前的最後一刻,他特地前來向這熟悉的「家」與如家人般的店員告別,為這趟在台奮鬥旅程畫下句點。

在台移工破80萬人,牽動國力與企業競爭力

事實上,像阿偉這樣來台打拼的移工朋友,早已遍佈全台。因應缺工潮與高齡化危機,台灣自 1989 年引進第一批東南亞移工,目前,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全台移工人數已突破 80 萬大關,從製造業到家庭看護,皆可見到他們的身影,成為驅動台灣經濟與新文化融合的關鍵力量。

然而,看似已融入我們生活圈的移工朋友,他們的日常需求卻鮮為人知。

「移工是台灣社會很重要的新家人,但這幾年來,全台沒有人針對移工的生活所需做過調查,」致力於東南亞移工教育的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表示,即便是深耕東南亞社群逾十年的他,也僅止於從社群網絡、不定期實體聚會,了解到部分移工的需求,「就連消費市場上,也沒有企業或單位,很有系統地深入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表示:「企業在打造多元共融環境時,應該讓移工感受到自己不僅是勞動力,還是台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家便利商店創舉!35年來全台第一次移工需求大調查

向來走在市場前線的全家便利商店,率先為移工友善行動吹響號角。

「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表示, 2023 年,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提出共融親善賣場的願景,各部門開始集思廣益,共同目標是創造對這群「台灣新家人」最友善的「DEI共融便利商店」,為在台移工創造如家一般溫暖的「第三空間」、解決他們的消費痛點。

「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受訪時分享,「便利商店作為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場域,不僅服務一般消費者,也必須關注那些較少被看見的族群,例如移工。」


開啟多元共融的前哨戰,是2024 年初「全家」與 One-Forty 共同製作的《移工便利商店大調查》。不僅為移工客製化問卷調查的題目,還分別以印尼、泰國、菲律賓與越南共四種語言版本發放,並為四國移工舉辦獨立專場訪談,請來同母語者擔任主持人與引言人,讓他們能以最熟悉的母語一同討論。

「這是台灣企業首次讓針對移工需求做的大型調查,」陳凱翔表示,調查過程中,讓移工能自在地使用母語交流,並透過分眾方式,精準找到需求,「移工不僅是工作者,也是文化的橋樑,只有當移工在台灣的經歷是積極正面的,他們才會成為台灣的正面大使,幫助台灣與國際,建立更深的理解與共識。」

三週內回收的 2600 多份有效問卷指出,便利商店不僅是移民工最常造訪的零售賣場,更是移民工日常放鬆、與朋友小聚的「第三生活空間」,平均 2 天到店 1 次,單次消費金額更高於 200 元,頻率與均消都高於國人。

有了這份量化與質化兼具的問卷回應作為基礎,「全家」與 One-Forty 旋即展開一整年的「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但過程並不如想像地順利。

「全家」與移工共創「文化親善交流」,喚醒多元意識、打造服務「心動力」

「最先要處理的是『友善意識』。很多人疑惑為什麼移工需要配套措施?如果每個人都能理解他們的處境,多做一小步,透過主動的服務,台灣將能成為一個更加多元包容且實質友善的社會。」吳采樺表示,移工在異鄉打拚遭遇的難題,涵蓋語言、文化等各方面,並非生長在台灣的你我能完全理解,為讓集團各部門有機會更認識移工文化與需求,藉以打造「從心出發」的精準服務, 2024 年 6 月底雙方更進一步啟動「移民工文化大使計畫」,由 One-Forty 招募 30 位移民工朋友、「全家」招募 15 位店員擔任文化大使,舉辦相見歡同樂會及許多深度交流活動,參與成員包含總經理、各部門主管到第一線店員皆有。

「全家」「NO PORK無豬肉熟食區」全區全產品100%無豬肉、豬油成分,且為讓有需求的消費者可快速辨識,於店外海報、熟食區吊牌、每台機台上都張貼有明顯的「NO PORK」雙語告示。


吳采樺表示,與移工朋友的直接互動,成為團隊打造東南亞產品與服務的靈感。例如一位移工代表分享特別喜歡「全家」咖哩飯的原因,是因為包裝印著牛隻圖案,讓他更容易識別、不會買錯;短短的分享,卻成為「全家」發起「NO PORK」無豬肉標示的重要啟發。

活動後,「全家」即快速針對鮮食商品進行全面盤點,凡成分無豬肉、豬油之鮮食產品,在包裝正面都陸續印上「NO PORK」無豬肉標示,避免需要翻找產品背後且細讀成分的困擾;並於部分店鋪中推出「NO PORK無豬肉熟食區」,特別開發無豬肉成分的熱狗、包子、現烤點心麵包等。

「全家」針對所供應之鮮食商品,凡成分中無豬肉、豬油之產品包裝,皆陸續印上「NO PORK」友善標示

從避免禁忌到投其所好,「全家」以多元商品滿足實質與心靈需求

解決飲食禁忌「不能吃」的問題,下一步,「全家」更積極推出具家鄉味、富含東南亞風味的鮮食、飲品,如南洋酸辣燙「馬尚煮」及一系列越南風味鮮食等。採購團隊了解移工朋友需求後,也對既有的東南亞商品專區進行商組優化,導入如印尼辣椒醬等產品,提供更多移工族群「想要吃」的產品。

「隨著對移工群體了解的深入,我們意識到,不能只是避免禁忌,更重要的是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對於「全家」從避免禁忌到投其所好的歷程,吳采樺進一步表示,「便利商店的核心是滿足顧客的日常需求,這包括實質需求與心理需求,「全家」希望能同時提供給顧客。」

然而,目前在台的東南亞移工群體面貌多元,光是主要移工人口就涵蓋印尼、泰國、菲律賓與越南等地,語系多元、需求眾多,「全家」如何同時兼顧實質需求與心理需求?

打造多語系工具與環境,賦能店員「秒懂」移工的能力

吳采樺表示,「全家」的策略是從最多人口的印尼移工開始,找到移工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再逐步延伸至其他國家。

考量到超過九成的移工只能說簡單的中文,「全家」打造「多語系友善賣場」,減少因語言隔閡造成的溝通障礙。第一步即是推出涵蓋東南亞 4 國語系的「溝通友善墊板」,目前已於全國約 4,300 家店舖櫃檯上線,充分賦能所有第一線店員,讓他們有能力解決溝通上常見的疑難,簡化服務流程,讓第一線店員能「秒懂」移工需要,同時解決店員與移工的溝通壓力。

「全家」從問卷調查中抽絲剝繭,找出移工入店後最需要協助的需求,諸如是否印發票、儲值悠遊卡、匯款回家、寄取包裹、是否有豬肉等,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圖示,並輔以印尼文、越南文、泰文、菲律賓4國文字。


陳凱翔分析,全家便利商店的「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之所以成功,並展現多元共融價值,關鍵在於全體上下的積極參與跨部門合作。「我們很難得可以同步接觸到一個集團的各個部門,總經理也親自參與,跟我們有很多討論。」

在「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推行過程中,吳采樺也發現,多元共融的友善意識早已融入在許多「全家」店員之中,與顧客之間實際發生的溫暖故事不斷上演,未來,「全家」希望透過更多行動與配套,「讓人與人之間更容易互相關懷與伸出友誼之手,互動更自然、更友善。」

從心出發的服務力,「全家」持續打造更友善移工的第三空間

展望 2025 年,「全家」將持續優化移工友善賣場,實現「線上線下全面友善」的目標。計畫包括將東南亞商品專區擴展至 750 家店舖、「NO PORK 熟食區」推廣至 500 店,並全面在無豬肉鮮食包裝上更換為帶有「NO PORK」標示的版本。此外,「全家」將持續推出全新南洋風味餐食,並搭配「全家」 APP 地圖趣中的「東南亞商品友善地圖」,以多語系顯示,方便移工快速找到所需的商品。

民眾可透過「「全家」愛心大平台」零錢捐款支持,助力 One-Forty 提供中文學習資源及文化交流活動。


「全家」同時攜手 One-Forty 推出「全家一起友善移工」零錢捐計畫,透過「移工在家學中文」與「移工筆友校園暨全民教育」兩大方案,將巷子口的便利商店化身為移工學習中文的便利場域,民眾可透過「全家愛心大平台」(包含店舖零錢捐、「全家」APP手機捐款與FamiPort小額捐款) 多元管道捐款支持,助力 One-Forty 提供中文學習資源及文化交流活動。

今年台灣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廣納人才、推動多元共融勢在必行。「全家」與One-Forty 的行動驗證,唯有透過台灣社會與企業轉變心態,賦能移工,發揮超越僅作為勞動力的潛能,才能讓移工有機會融入台灣社會,真正實現多元共融、創造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