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明明搶占優勢的產業戰略位置,又面臨轉型迫切時機,但升級速度與資源投入,卻被模糊的權力結構耽誤,你該怎麼辦?

這是年營收約五百億元的全球第三大、台灣第一大馬達王國——東元集團的當前處境,而且問題越演越烈。

它是台灣第三家上市家電企業,掛牌時間僅次於大同與聲寶。過去當台灣經濟需要工業,它就生產馬達,台灣要提升民生品質,它就做家電,從馬達、冰箱、冷氣、電視、發動機、壓縮機,一路到送貨的宅配通、賣米漢堡的安心食品,在你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東元身影。

十天內局勢兩度翻轉
黃茂雄才和解寶佳,黃育仁變市場派

它的核心事業馬達,是電動車最熱門的心臟部件,東元擁有優勢戰略地位,照理應是大展拳腳的關鍵時刻。

不過,它的腳步卻遠追不上同業。台灣第二大馬達製造廠士林電機,是Gogoro供應商;營收不到東元三十分之一的富田,與特斯拉共同研發馬達;甚至電源與變壓器大廠台達電,也跨界打進國際車廠的電動車馬達市場。東元在電動車馬達的布局,卻乏善可陳。

它的獲利能力也持續下滑。攤開近年財報數字,東元的重電與家電兩大部門占合併營收約八成,比對這兩個核心事業的營業利益率,重電快被士電追上,家電則遠遜對手禾聯。

再看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從二○一三年最高峰逾九%,六年間跌到不到六%,已落後士電;這讓取得東元二五%左右股權的巨鱷寶佳有機可乘,一路追打東元經營績效不彰,以爭取股東認同。

馬達之王東元獲利力 被對手士林電機超越!


正當東元本業走到非轉型不可的分水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卻與大兒子黃育仁因董事提名鬧翻。

這場父子對決,表面看是外力入侵激化內部矛盾;但實際上,對公司經營的路線之爭,才是加速激化多方對立的關鍵。

最激烈的變化,發生在商周截稿前兩週。

三月九日,東元董事長邱純枝一通緊急電話,打給委託書通路商,業者以為要跟寶佳打仗了,紛紛趕到現場。沒想到答案是東元、寶佳、華新麗華三方談妥,「邱董說,已經和解了,現在市場派變成公司派,」業者轉述。

當外界認為東元今年經營權之爭落幕,十天後,黃育仁卻發出聲明稿指出,「由於東元集團目前的經營路線,將難以面對未來的挑戰,只好痛下決定,即日起請辭東元常務董事,及資訊電子事業群執行長職務,同時也不再接受董事會提名。」此辭職信,已預告他將脫離公司派,自行參選。

隨後,三月二十二日,錢水木、孫炳輝、黃土英三大東元創辦家族成員,發出聯合公開信,簽名支持黃育仁參選東元董事。三十年前曾被黃茂雄逼退東元董座的黃博治,也在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