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的時代,也是創造的時代。

美國去年有數百萬人在疫情中創業,新公司的申請數是二○○七年以來成長最快。《金融時報》也觀察到,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都有相同的疫情創業潮。

歐美掀疫情創業潮 人數、金額年增逾16%

■美國
.320萬人創業:至2020年9月中旬,美國有320萬人創業,比2019年同期增18.5%

■英國
.每30分鐘誕生1間科技新創:2020年有19,465家科技、資通訊企業誕生,約是2018年的2倍

■歐盟
.新創獲投金額破350億歐元:德國《商報》指出,2020年歐洲新創企業獲得總投資金額可望突破350億歐元,比2019年成長16.7%

整理:吳中傑


而台灣,雖然最新的精確統計尚未出爐,但長期關注新創圈的台經院研究六所副所長范秉航指出,二○二○年台灣新創企業所獲得總投資金額比前一年增加,超過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七十億元)。

不僅疫情有可能刺激創業潮,疫情前,台灣的創業數也早已連年增長。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一九年,台灣有超過十萬家中小企業新登記成立,此數字比十年前成長逾一三%。

一個世代的創業者,是他所屬時代的投射,為了理解這群新世代的創業者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和崛起於七○至九○年代的電子、半導體、傳產等企業家在管理、用人、資金,甚至交棒等面向,有什麼不同思維?

商周採訪了三十組金融海嘯後創業,來自軟體、金融科技、物聯網、餐飲等領域,且其理念或商業模式具創新元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