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記得,2015年的八仙塵爆,讓41名正值花樣年華的年輕男女,全身8成面積嚴重燒燙傷,不僅劇痛,也面臨感染風險。

當時,日本團隊跨海協助,取了患者僅存的皮膚組織,以細胞療法只花3週就快速養出大面積皮膚,縮短痊癒時間。

傳奇女籃國手錢薇娟征戰30年,擔任教練後,因膝關節嚴重退化,無法跳起、蹲下,連上下樓梯都有困難。她接受幹細胞治療後,重新修復軟骨,不只生活如常,也能重回球場跑跳。

他們都是再生醫學,意即細胞與基因治療(Cell and Gene Therapy)的應用案例。

6月初,立法院甫經過國會改革重大爭議,卻有一個法案,藍綠白陣營均有高度共識,立法院僅用兩小時便通過。

它是再生醫療雙法:《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規範利用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及器官的療法及藥物。

常見用途是以治療癌症、關節炎,或讓燒燙傷、糖尿病導致潰爛的嚴重傷口癒合,也能用外泌體(編按:外泌體是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外囊泡,開放使用於化妝品原料)做為醫美原料。學者推估,此法能讓全台癌症、糖尿病、關節炎等3百萬名患者優先受惠。

「21世紀將會是細胞治療時代」
台灣通過20年來影響最廣醫療法案

「這是20年來影響最廣的醫療法案!」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說,「不只保障民眾權益,也在鼓勵有心投入研發的業者。」

繼日、韓,台灣成為全球第3個有再生醫療專法的國家後,總統賴清德更對全國民眾強調,再生醫療雙法將成為帶動者,結合智慧醫療、精準醫療,讓生技醫療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這不僅讓台灣醫療界跨一大步,從人類百年醫藥史的宏觀角度看,更深具意義。

19世紀末,人類最大的醫藥發明是小分子藥,代表產品是阿斯匹靈;到了1980年代,蛋白質藥問世,啟動胰島素、疫苗的大爆發;21世紀初,細胞藥物問世,剛開始是鎖定有益於抵抗疾病的細胞,這幾年則更精確,改造細胞中的基因以治癒疾病,最典型的就是被稱為「癌症救星」的CAR-T。

它不只治病,還專治既有藥物、療法使不上力的難症。

相比既有的化學合成藥物,它是一種細胞,能在體內長期存活。再加上它能對症下藥,只針對欲治療的疾病,不影響其他健康細胞,效果更佳。

哈佛醫學院院長戴利(George Q. Daley)表示,「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那21世紀將會是細胞治療時代。」最具指標性的諾貝爾醫學獎,更是10年來3度頒發給再生醫療相關研究。

它吸引全球科技巨擘與大型藥廠,大手筆投資。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想用細胞治療,解決開發中國家的瘧疾、愛滋病問題;Meta創辦人佐伯格資助罕見疾病的基因療法。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OpenAI創辦人奧特曼,掏出數千億元投資抗衰老基因研究。

目前全球前10大藥廠,有9家投入再生醫療領域。研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指出,全球細胞治療市場,以年複合成長率20.9%高速成長,到了2033年,產值估將超過3兆元。

「再生醫療是少數零時差的領域!」
台灣迎3大機會:研發、代工、原料

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蔡政憲直言,多數生物科技都是從北美傳到歐洲,接著北亞、東南亞,「再生醫療是少數零時差的領域!」

以癌症治療主流的CAR-T為例,全球第1支合法產品在2017年上市,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至今每年通過10到15款該領域藥品,比起發展逾百年的小分子藥、盛行近半世紀的蛋白質藥品,再生醫療領域還很年輕。

相較過去等待生技浪潮的西風東漸,全球產業時差縮小後,早期投入的台灣業者在國際上有3大機會。 首先是製程研發。緊接而來的是代工機會。第3大機會是賣原料。

法規通過只是第一步,未來更要看資金、人才是否到位,讓台灣這全球矚目的科技島嶼,能在人類第3次醫藥典範轉移中,扮演關鍵角色,既造福人類,又在產業發展取得先機。

「細胞與基因治療」作為癌症與多種疾病患者的最後一個機會,在國內獲得宏碁、緯創、台塑、鴻海、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仁寶創辦人許勝雄等大咖投資,本次專訪宣明智、宏碁連加恩,從台灣產業發展3大優勢、2位成功試驗者告白、再生醫療法2大漏洞與3個道德風險、可運用的保險,全面解讀「再生醫療」對你我健康的幫助在哪?產業前景有多大?

一鍵訂閱》細胞救命新紀元,再生醫療全面解讀
台灣再生醫療起飛
「新工業革命,是細胞材料」宣明智、宏碁跨界再生醫療盤算
花費千萬起跳、治癒率只有三成 2個癌症救星試驗者告白
病患資訊不對等、求償無門 再生醫療法2大漏洞待補
借鏡日本看3道德風險 再生醫療法上路,小心DNA被濫用
「絕症救星」藥價破千萬 健保給付?保險怎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