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人常覺得自己的私生活處處是圈套。他們感覺在日常世界中克服不了煩惱,而就這種感覺來說,他們往往相當正確:一般人能直接意識到,和他們想去做的事,都以他們生活的私人軌道為界;他們的視野和能力,都受限於工作、家庭、鄰里的特寫鏡頭;置身其他環境時,他們活得缺乏自身意志,仍是旁觀者。而他們愈能察覺到超越切身環境的企圖心和威脅,不管有多模糊,似乎就愈覺得自己深陷困境。
這種受困感覺來自於各個廣大社會的結構中,看似與個人無關的變遷。當代歷史的事實,同時也是個人成敗的事實。隨著社會工業化,農人成了工人;封建領主遭到清算,或成為商人。隨著階級興衰,有人有工作,有人失業;隨著投資率升降,有人發財,有人破產。個人的生活與社會的歷史密不可分,只能一起理解,無法單獨理解。
擁有社會學的想像的人,得以理解較廣大的歷史場景對各種個體的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涯有何意義。擁有者能夠思考,個人在日常經驗的混亂中,常怎麼錯認自己的社會地位。在那樣的混亂中,現代社會的架構建立了,在那樣的架構裡,男男女女的心理形成了。透過這種機制,個體可將本身的不安集中在明確的煩惱,公眾的冷漠將轉化為對公共議題的參與。
社會學的想像所能做出最富成效的區分或許是「情境中的個人煩惱」與「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議題」。這樣的區分是社會學想像的必要工具,也是所有古典社會科學作品的一大特色。
以失業為例。如果一個人口十萬的城市只有一個人失業,這就是他個人的煩惱,要減輕煩惱,我們當然要注意這個人的性格、技能,以及現有的機會。但如果一個人口五千萬的國家有一千五百萬人失業,那就是議題了。要正確地陳述問題與找出可能的解決之道,我們必須考量這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不能只著眼於少數個人的境遇和性格。也看看婚姻的例子。在一段婚姻中,一對男女可能會經歷個人的煩惱,但當結婚頭四年的離婚率每一千對高達兩百五十對,這就暗示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和其他相關制度出了結構性的議題。
我們在各種特定環境經歷的事物,常是結構性變化所導致。因此,要理解許多個人情境的變化,我們需要放眼情境之外。隨著我們生活的制度愈來愈包羅萬象,且制度的相互連結愈來愈錯綜複雜,結構性變化的數量和種類也持續增加。要認識社會結構的概念,並且敏銳地使用它,就要能夠探查各種情境的連結。有這種能耐做到這些,就擁有了社會學的想像。
(摘自《社會學的想像》購書去)
當季新書獨家雙書77折去看看
社會學的想像:從「個人的煩惱」連結到「社會的公共議題」,歡迎來到社會學的世界!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作者:米爾斯C. Wright Mills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0/08/04
在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的時代,用社會學家的眼光看世界、想問題,你將豁然開朗。立即購書
作者簡介
米爾斯C. Wright Mills
美國社會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
他的寫作主題包括白領工作、科層組織、權力和權威、社會菁英、理性化、社會問題、共產主義、冷戰、意識型態、社會科學和社會學本身。主要著作包括《白領:美國中產階級》(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1953)、《韋伯社會學文選》(From Max Weber, 1946)、《權力菁英》(The Power Elite, 1956)等。
《社會學的想像》初版於1959年,現在已成為英語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會學教學中廣受推崇的入門經典。米爾斯1962年病逝於紐約,得年46歲。被譽為「當代美國文明最重要的批評家之一」。
責任編輯:林采怜
核稿編輯:張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