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領袖怎麼教?改變世界的兩大關鍵能力!

廣編企劃
2019.10.03

2,945

過往的教學模式常用紀錄片、報導閱讀、列入課本考試,試著讓孩子關心社會議題,但這樣的做法也許能夠讓孩子從認知層面了解社會議題,但真的能夠培養即將面對未來世界的需要關鍵能力嗎?這篇文章,希望和讀者探討,面對未來世界的兩大關鍵能力是什麼?感受力 UP!創造有感,原來社會議題就在我周圍一位研究貧民教育的學者


究竟為什麼需要關心世界?我們發現對世界有感受、願意關心的孩子,往往也是課堂或家中成長速度最快的一群。然而,這個世代的孩子,大多數時間盯著3C狹小的螢幕,面對周遭世界異常的無感,就連許多大人們也經常是手機不離開目光三秒鐘...

過往的教學模式常用紀錄片、報導閱讀、列入課本考試,試著讓孩子關心社會議題,但這樣的做法也許能夠讓孩子從認知層面了解社會議題,但真的能夠培養即將面對未來世界的需要關鍵能力嗎?這篇文章,希望和讀者探討,面對未來世界的兩大關鍵能力是什麼?

感受力 UP!創造有感,原來社會議題就在我周圍

一位研究貧民教育的學者Charles Leadbeater曾說:「教育的起點,來自於如何啟發學習動機;教育的目的,是學到如何改善生活環境。」第一步,要先讓孩子「有感」。

在玩轉學校的營隊裡,我們會用截然不同的「議題式遊戲教學法 Issue-Based Game 」讓孩子不知不覺地走進議題、直接感受。我們在遊戲當中,讓孩子們直接扮演國家領袖,面對全球暖化造成的國土流失、國際難民船在自家港口旁的衝突,從旁觀者變成事件影響者,領袖們必須上緊發條、皺著眉頭努力解決。我們會刻意讓各組初始資源非常不平均,當各組的落差逐漸加大,孩子眼神中的錯愕、震驚,代表他們正走入貧窮與不公平的體驗。

有感,是了孩子願意嘗試與改變,最深層也最強大的動力。

營隊中引導員並不會急著協助,我們會晚一點出手,讓孩子好好的感受。接著利用4F反思法、情緒便利貼、同理心練習,陪孩子慢慢的識別與表達出感受,一起看到自己曾經做出的每一個很棒的嘗試。然後慢慢的,等待大家平靜下來時,才問出最關鍵的問句「感覺到不舒服,所以大家真的想放棄了嗎?」、「還剩下一些時間改變,還想嘗試什麼嗎?如果想世界改變我們比較喜歡的樣子,還可以怎麼做?」

共好力 UP!創造共好雙贏思維,培養同理互助的孩子

「在現實世界,競爭的規則是誰訂的呢?那如果可以,你想要怎麼改變規則呢?」引導員把問題丟還給孩子,孩子們一陣討論後,終於從覺得無計可施的無力感中,出現不同的想法,一位五年級的女孩舉手說到「我們不希望看到其他組這麼窮、這麼難過,可以幫忙他們嗎?」,大家討論出全新的規則:試著讓所有人脫離貧窮。

究竟為什麼需要關心世界?我們發現對世界有感受、願意關心的孩子,往往也是課堂或家中成長速度最快的一群。然而,這個世代的孩子,大多數時間盯著3C狹小的螢幕,面對周遭世界異常的無感,就連許多大人們也經常是手機不離開目光三秒鐘...

討論是我們在營隊中常用的學習方法,當新的規則出現,「共好」的全新思維也在孩子心裡發酵。教室中出現調查隊,收集哪些組別需要協助?怎麼樣是比較合理、長期的幫忙?互相關心、共好的語言在教室中穿梭,也喚醒所有大人如何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在另外一個特別的冬令營《創新創業》中,孩子會用自己的零用錢成立屬於一間需要自負盈虧的社會企業,實際的發揮影響力、吸引其他人認同價值。孩子們必須認真的討論,自己所認同的「共好價值」,還需要什麼資源?目標客群是誰?成本該如何分配?等等不同面向,無形中也正在討論著商業化運作中,除了賺錢以外還能創造的共好的可能性。

創造我們想要的世界、成為自己喜歡的大人

遊戲世界反映社會的現象,但因為出身的不同、受教育機會的不同,最後的際遇也有很大的不同,追求更高的成就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因此犧牲掉其他人卻不自知、甚至去嘲笑失利的人,這就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但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我們大人已經設定了會有輸家的規則給他們。

我們發現當孩子經過適當的啟發後,將會開始具備積極互助的精神、以及堅強的韌性,並七嘴八舌的討論應該要怎麼交換資源,如何創造更多新的價值。這樣的精神,是能夠幫助台灣社會更加成熟的關鍵,期許他們帶著這樣的經驗,成為更有溫度的大人。

當他們看到有一群大人不甘於讓社會現況,持續帶來改變,他們就會開始思考追求財富、發展,是不是就一定得讓某些人/問題成為必然的犧牲品?

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成為怎麼樣的大人?

ABOUT | 玩轉學校 Pley School
「一場遊戲,點燃自主學習的熱情」
玩轉學校Pley School,我們相信愛玩是人類的天性,好奇是學習的起源。
遊戲式教學是我們專注的核心,以社會議題作為遊戲模板,用情境點燃自主學習的熱情。
在可以放膽失敗、勇敢嘗試的遊戲中,透過引導對話,提供真實觸動、貫穿一生的學習經驗。


向上滑人生也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