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共創》推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 副教授/彭立勛
西拉雅族過去曾是失落的一代,在族人共同努力之下,逐漸找回文字和部落意象,部落蓄積的能量震撼了多年前參與「夜祭」活動的彭立勛老師,帶著學生探索吉貝耍的故事,藉由設計專長追求部落永續,找回過去與大自然共存的部落精神,值得來探究了解!

「老師!怎麼樣才能噴出跟你一樣的霧狀噴泉?」「好難唷!」一群大學、碩士生在臺南東山的吉貝耍部落阿立母信仰中心的大公廨,跟著返鄉青年老前輩段洪坤老師學習特有的祭拜方式,—口含米酒、向祀壺方向噴灑出霧狀,希望能和祖靈溝通,段老師笑著說:「多來幾次,多練幾次就可以了。」

文化斷層、尋根不易

研究人類學、擔任國語日報記者的段洪坤,講解部落文化幽默又風趣。他可以說是青年返鄉的老前輩,在1997年就決定返回部落,成立吉貝耍文史工作室、推動各項文化活動來凝聚族人共識、加強自我認同,進而爭取西拉雅平埔族正名,回顧這段歷史,段老師常常感嘆:「文化工作真的不好做呀!」

西拉雅族因長年融入漢族生活,族人刻意隱藏自己的血統,漸漸流失了語言和文字,形成文化斷層,後來透過荷蘭傳教士的記錄和少數耆老的口述,才將語言和歷史一點一滴找回來,段老師邀請藝術家駐點,和居民協力用石頭拼貼壁畫、高腳椅背彩繪出吉貝耍的故事,並設置部落學堂、規劃部落小旅行,推廣西拉雅文化及吉貝耍部落的「夜祭」,建立了系統性的田野調查方式,而多年前因緣際會結識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彭立勛副教授,才開啟學生與部落合作的契機。

田野調查,找出部落故事

巴黎留學、生活多年的經驗,讓彭老師對於生活美學的追求不遺餘力,如何導入「文創培力」加強部落意象、提昇部落商品的質感,是這一次「吉貝耍部落-文化「尋」禮共創經濟」的教學重點,於是在「設計概論」和「進階創意生活設計(一)」兩個課程中融入本計畫,從部落創藝、農業文創、創意美學等三個面向切入,帶領學生深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藉由設計專業的整合以及課程參與,從部落傳統元素發想出完整的識別系統,進而落實精緻化的方向。

社區總體營造大師宮崎清老師曾經說過:「要深入了解地方發展,必須從人、文、地、景、產五個意象出發。」所以彭老師特別要求學生在工作營中,必須根據這個原則,訪談文化耆老、觀察每一個角落,找出「部落故事」,碩二生賴瑜珮對於隨處可見的陶版畫最有感觸,部落孩子將口耳相傳的故事繪製成圖,證明他們是有故事、有文化的,而悼念從南島渡海來臺中喪生祖先的「夜祭」,更是翻轉大家對祭典總是歡樂的刻版印象,在一次又一次的對話中,學生學習到對部落「話語權」的尊重以及對大自然的敬畏。

「對話」讓產出符合部落期待


對彭老師來說,學生的產出是否符合部落期待是他最關心的事情,而最大的挑戰就是學生和部落溝通的過程,他拿出學生為部落設計的胸針,清爽的藍綠配色文字融入環頸雉、木棉的設計,鮮明活潑「這就是學生們透過不斷對話後產出的作品。」學生最初使用跳躍的英文字設計,和耆老們期待的書法筆法有很大落差,經過師生來回討論、與部落耆老、青年團不斷溝通,加上段老師堅持保有的人文意涵,學生從傳統十字繡去找出屬於部落的顏色,納入代表部落的意象,主視覺才就此定案。

從主視覺延伸下去,就是各種產品的規劃和包裝設計,除了開發胸針、明信片、紙膠帶等部落文創商品之外,針對部落原有的木棉花茶,學生們以一系列的外帶杯、杯墊、茶包、圍裙設計,建立完整的品牌形象識別,在商品化的階段,部落青年團堅持尊重原創,將設計成本加入定價策略中,也鼓勵了學生,如同碩二生林冠宇所說,這個計畫最重要的核心是讓他們獲得尋找「價值」的能力。

農業加值、部落永續

在彭老師帶領下,學生們也試圖藉由這個計畫,為部落特產「澤蘭米」尋找新方向,除了重新設計包裝,提昇產品價值,還以農業加值概念發展出米糠皂和可供外銷的日式稻草結等產品,為部落產業留下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透過團隊的識別系統設計、品牌營造,部落的孩子建立起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光榮感,學生也獲得設計、開發品牌商品實務上的經驗,留在部落中的每一件商品,從規劃到上架的過程,在在都實踐著「共創」的精神。

● 如欲進一步瞭解更多農村實踐的精彩訊息,歡迎至【大專院校農村實踐校園共創計畫】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