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出師表〉前另一個可琢磨處,在於這封「情書」的收信者──後主劉禪。
前文提到,諸多作品中劉禪多以愚痴幼稚的形象登場,扮演者極盡丑化這個「扶不起的阿斗」。但阿斗當真扶不起嗎?
事實上,劉備白帝城託孤時,劉禪大約17歲。孔明上〈出師表〉時,阿斗大約23歲。直至相父病逝五丈原,劉禪29歲,在此之前朝政一直掌握在孔明手上。若說孔明事事親力親為,是因為劉禪的軟弱無能,或許我們可在諸葛亮死後,後主親政的各項措施,一觀失去相父後,阿斗是否如此「扶不起」:
孔明死後,劉禪接受孔明遺命,任用蔣琬、費禕、董允等能臣。但劉禪廢除丞相制,將相權文武分離,使蔣、費、董等人交錯執掌軍、政大權,不再有先前獨攬全權的狀況發生,成功收回君權親政。
其次,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刻放棄北伐,與民休生養息。但邊防並未因此鬆動,中期的興勢之戰大敗曹爽,甚至間接導致曹魏空虛,被司馬氏乘隙所篡。在後主親政後長達29年,蜀漢其實皆能維持穩定政局,直至最後十年才因惑於宦官黃皓、無法整合派系等問題,降於司馬氏政權。
而有名的「樂不思蜀」──讓我們試想一下吧!身為階下囚,當司馬昭故意試探時,你該怎麼回答?是哭哭啼啼的表達思念故國之情?還是明哲保身裝傻裝無能?
這麼一看,後主雖然說不上是英明少主,但也絕非昏庸愚昧。當我們理解了劉禪並非戲劇演出那麼幼稚柔弱時,恐怕更能理解孔明在〈出師表〉中的複雜情感:
如父子、如師生、卻又不敢行差踏錯,有違君臣分際的步履維艱。
要16歲的高中生一下子理解老相父的情感恐怕有些困難,所以筆者建議以影片做為輔助。近年陸劇《軍師聯盟‧虎嘯龍吟》中,由王洛勇飾演的孔明,細膩的展現孔明的謹慎壓抑,但眼神中又難掩對少主的期待、勉勵的父親關愛,是非常動人的演出。其中有兩段演出,筆者推薦於課堂播放:
首先播放的是第6集。這段演出最接近本課寫作背景:正是孔明首次出師之際。先不論這段演出中阿斗過度的浮誇幼稚,但編劇設計了一個橋段,倒是課堂上可與學生討論之處:
出師時阿斗向孔明敬酒,但酒器卻端上了「巨鬯」──這個奉宗廟祭祀天神、地祇、人鬼,非天子不得用的器具。
孔明愣住了,旁邊將士也是一臉疑惑。
到底,阿斗是真傻不懂巨鬯的象徵意義?還是假傻在試探諸葛亮?
對比我們先前對劉禪歷史形象的更正,當軍政皆握於諸葛亮之手,實際上可能並不愚笨的劉禪,難道對這位相父當真沒有半點忌憚?而這一幕演出,同時也讓學生清楚看到諸葛亮尷尬的位置:如父、如師,但他同時依舊是臣。
我們回來再讀課文,「先帝」、「臣」聲聲呼喚,謙詞多次的使用,句句皆是老臣深意。往前一步就是下一個曹操司馬懿,往後一步太過謙抑,他又不足以撐起整個國家並扶植後主。
第二段演出,是北伐屢次失敗之後:第17集。在第四次出師失敗後,戲劇中有一段孔明獨自祭奠先主的獨白:
主公,亮錯了嗎?
十年了,我五次興兵,耗盡益州財力,壠上多戰死之骨,田間皆思親之婦
亮輔佐主公起兵之時,為的是太平、是一統啊!
誰又能料到,竟然事與願違至此
然而大漢偏安,若不收復長安,遲早為魏所併吞
亮日日夜夜,未敢一日鬆懈
主公啊,您告訴亮,何為對?何為錯?
諸葛亮滿面是淚,對著先主靈位深深下拜。
這邊鏡頭一個切換,再次抬頭的孔明已是三年後,白髮蒼蒼,老態垂矣。
他向先主靈位深深一拜,這次最後一次出師。
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出師,而他的步伐已略顯蹣跚了。劇裡給他一個長鏡頭,垂垂老矣的孔明走在一條漫長小徑上,一步一步,銀鬚冉冉,長袍隨風飄揚,孤獨而堅定走在荒山野嶺中。
千山我獨行,路迢迢兮而修遠。他在堅持些什麼?接連五次的出兵失敗,難道孔明真的不曾疑惑過?
緊接著,戲劇拍的是第六次出師。年老的孔明出師前望著風中飄盪的大旗,「克復中原」四字,那是他對先主一生的承諾。
這次,能完成這項承諾嗎?
這一次的出師,後主哭了,相較於上一次的作態,明顯可看出後主這次有更多的不捨──看著眼前這位老人又要出征,後主突然上前抱住了相父。
這一段演員的經營十分精采,老相父的眼神中帶著慈愛,猶豫了會,終於伸手回抱住眼前這個長不大的孩子。但眼角餘光飄見空中克復中原的大旗,畢生謹慎的老人意識到自己失態,堅定的推開君王,再次執臣禮深深下拜。
從戲劇演出回到本文,也許我們能更讓學生讀出孔明於文中隱藏的父親關懷。
沒錯,他是個謹慎再謹慎的人,整篇出師表,我們看到一位老人不斷的嘮叨,一如我們的家人。但即使他對這位少主有很多的擔心和失望,即使孩子好像總做不到他的期許,但他依舊願意為孩子擋下風風雨雨。
每天奔波,只為你。
千千萬萬遍,只為你。
但他是那麼不擅長表現他的情感,20年前的知遇之恩,如今人生過半,過去一起打拚的戰友多已凋零。他一人苦苦支撐,只為了當年那群人的共同夢想。他常常提起當年,因為那是最輝煌最燦爛的時光。他看著你彷彿看到當年那個懂他的人,那個猥自枉屈三顧茅廬的人。
遂許先帝以驅馳,
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父母那輩的故事我們不見得懂,但他們開始講古時有時總讓人不耐。
但我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想,上一代人心心念念想著的「當年」,也許是他人生最好的時光。課文第四段的段落大意只寫了「自敘生平」,但我們仔細深思,孔明敘述的,恐怕是他記憶最珍貴的回憶。
那一年,南陽躬耕,與那位明主的相遇,他們看到了相同的夢想。
整篇〈出師表〉的眼淚,哭的是老人對曾經輝煌年歲的回憶,是僅存下來的人必須完成的信念,是對故人之子的勸勉提攜與期許,更是對那個人──當年那個對不到30、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全然信任,在茅廬中邀他共執天下的誠懇,最忠誠的感念與回報。
這樣的情感,劉禪懂得嗎?
人與人的情感是如此複雜,以致諸葛亮死後,劉禪的反應與作為也成了後世學者爭論之處。諸葛亮死後,劉禪二次拒絕民眾為其立廟祭祀的要求。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後主對相父獨掌大權的不滿。
但相較於歷史各朝親政後少年天子,劉禪對諸葛亮的尊敬顯然依舊:他沿用丞相舊人,諸葛亮遺命推薦的臣子,劉禪並未將其視作黨羽加以剪除,反而繼續遵從丞相遺命。
其次,將軍李邈在諸葛亮死後上疏,指稱諸葛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被劉禪誅殺。對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後主也禮遇厚待。諸葛瞻17歲成為駙馬,往後一路升遷,直到最後諸葛瞻殉國而死,後主始終厚待諸葛家後人。
相較於其他親政後就對顧命大臣大加清算的皇帝,劉禪對諸葛亮的感念之情,可能是中國歷朝間少見的君臣情感──他們彼此之間也許有著失望、也有敬畏,有意見不合,但更多的是相互尊重、關懷,如親人般不可抹滅的情感。
回歸真實史事,也許我們才能在平凡中見其不平凡的偉大。
成就孔明的,不是他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而是他不輕易承諾的謹慎,一但承諾便鞠躬盡瘁的忠貞,是他的賢,更是他的「忠」──為了那句承諾,千千萬萬遍,終不後悔。
而當我們將英雄剝去光環,回歸到一般人的身分,我們才能從較公正的角度思考,當下如果是「我」,「我」該如何抉擇?「我」是否會做得更好?
太多歷史人物被民間傳說扭曲面目,只有將外在濃妝卸去後,孔明不再神機妙算、劉禪不完全愚昧無知、或是唐伯虎不再風流倜儻……我們才能盡量體會他們在每一個人生抉擇上的不易,為此抉擇而勢必承擔的風險和犧牲,以及他們對自我的價值信念的堅持。
理解了這些,這些被傳唱千古的歷史人物才不再只是一個文化代號,他們不完美、他們會犯錯,他們的人生坑坑洞洞可能比我們還要坎坷難行──但正因為他們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生命歷程之於我們,才更有借鑑的珍貴價值。
※本文為作者與龍騰國文合作,並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羊咩,一個有老靈魂的七年級生,現職國文老師,立志幫老古董文學找到重生轉世的機會。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