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百萬富翁、企業家、搖滾明星,或是名流出版的自傳汗牛充棟,故事主線幾乎千篇一律:作者出身貧寒,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最後揚名立萬。……

其實,成功不是那麼簡單,不是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搞定的。成功不是無中生有的,和家世背景,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大有關係。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表面看來,似乎是自己打拚來的;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優勢、機會和文化遺產,也不可小覷。

生日密碼

1980年代中期,加拿大心理學家巴恩斯里(Roger Barnsley)夫婦和同事湯普森(A. H. Thompson)蒐集了安大略青少年曲棍球聯盟所有球員的資料,進行統計,再次印證他們的發現:在1月出生的球員,遠遠多過其他月份出生的。

第二多的呢?二月。第三?三月。巴恩斯里發現,安大略青少年曲棍球聯盟的球員,1月出生的要比11月出生的人數幾乎多達5.5倍。

他愈調查,愈發現這個現象並非巧合,而是加拿大曲棍球代表隊的一個鐵律:不管是哪個明星隊伍,40%的球員都是在1月到3月間出生的,30%在4月至6月間,20%在7月到9月間,只有10%的球員在10月到12月間出生。

「巨大效應」

這個現象其實很容易解釋。說來和星座無關,也不是在一月到三月出生就有什麼神奇的,只是加拿大曲棍球年齡分級的分界是1月1日。凡是1月1日以後出生的,到12月31日之前,都屬於同一個年齡組別。1月2日出生的幾乎要比12月31日出生的大上1歲。在前青少年時期,實際年齡差異達12個月,身體成熟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一個孩子能獲選加入代表隊,又會如何?從此他就能有更好的教練來為他指導,隊友比較優秀,一季可打50場到75場,否則只能打個20場左右。進入代表隊之後,也得加倍練習,甚至比以往多投注三倍以上的時間。

一開始,他的優勢並不明顯,只不過年齡比其他孩子大上幾個月而已。但是到了13歲或14歲,由於有好教練指導加上勤奮練習,優勢就愈來愈明顯,他真的變得突出,具有加入青少年大聯盟B組的實力,日後又可更上一層樓,成為一線球員。【註1】

巴恩斯里認為選手年齡分布偏斜的原因主要有三:也就是挑選、能力分組以及經驗差異。如果你先挑選出資質優異的孩子,給這些菁英的孩子更好的訓練和學習經驗,最後他們的表現就會更加突出。

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非學校代表隊的棒球聯盟,年齡分組的分界是7月31日;因此主要聯盟的選手,在8月出生的遠比其他月份來得多(以2005年為例,在8月出生的就有505人,而7月出生的只有313人)。歐洲足球隊的組成,也像加拿大的曲棍球和美國的棒球,球員年齡分布明顯有偏斜的現象。

當然,曲棍球和足球只是運動競技,只有少數資賦優異的孩子,能被選上加入明星代表隊;但是我們也可以在教育體系看到類似的結果。

很多父母會設法讓孩子提早讀幼稚園,例如孩子才滿5歲,班上其他小朋友都要大上好幾個月,甚至將近一歲。或許這些做父母的認為,孩子儘管年紀比較小,但最後還是可以克服學習上的問題,贏在起跑點上。

其實不然,就像加拿大的曲棍球選手。孩子年齡不足,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以致成就低落,反而愈來愈跟不上同學。

最近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勞動經濟學者貝達德(Kelly Bedard)與杜伊(Elizabeth Dhuey),研究學童出生月份與數學及科學測驗的成績。她們採用的數據,來自每四年進行一次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參與的國家將近20個。

她們發現,在四年級的學童當中,相對年齡較大的孩子測驗成績比較小的孩子,要高出4%到12%。杜伊認為,這是一種「巨大的效應」。她解釋說,即使兩個四年級生智力相當,一個是年頭生的,一個是年尾生的,年頭生的可能拿80分,而年尾生的只能拿60八分,而拿80分的那個孩子就可以進資優班。

杜伊說:「這就像參加球隊。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為他們進行能力分組,有的得以進入語文或數學資優班。然而老師看這群幼稚園大班或小學一年級的學童的表現,可能把孩子的身心成熟度和能力混為一談。

他們把比較大的孩子分到比較好的一班,讓他們接受更好的訓練,他們的表現自然比較好,第二年就順理成章地繼續被編在比較好的班級,表現得又更為突出。如此一來,就可一直保持領先。

但是丹麥就不贊同這種教育政策,在孩子十歲之前,都不進行任何的能力分組。」

換言之,丹麥為了落實平等的教育觀,不讓年齡造成的成熟度差異,影響到孩子受教育的機會。

杜伊和貝達德後來又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做了類似的分析。她們發現,在四年制的美國大學教育體系中,相對年齡最小的一群,學業成績比同學低11.6%。因此,儘管已經過了許多年,這群學生就學之初成熟度較低的劣勢依然存在。有好幾千個學生甚至因為學齡階段太早入學,學習成就受到影響,無法進入大學。【註2】

「這實在荒謬,」杜伊說:「我們隨意設下的入學年齡分界,竟有如此長遠的影響,而且似乎每個人都覺得無所謂。」

成功是優勢的累積

在我們的觀念裡,最優秀、最聰明的人自然而然就可以出人頭地。其實,成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的確,那些可以成為職業選手的曲棍球球員,要比你、我都厲害,但他們打從小時候就有好的開始,再加上有好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就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社會學家莫頓稱這種現象為「馬太效應」,換言之,成功者愈能得到特別的機會而變得愈成功;愈富有,稅額減免的額度愈高;成績最好的學生愈能得到老師的關注。

正如社會學家所言,成功是「優勢累積」的結果。加拿大的曲棍球選手一開始只是比同輩好一點,但這小小的差異使他得到更好的機會,同輩愈差愈多,最後就遠遠落後了。最初那一丁點的差異使他出類拔萃,最後成了真正特出的人。但在一開始,他還不算特出,只是比別人好一點點而已。

加拿大曲棍球選手選拔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就是,我們現有的選才制度似乎效果有限。我們以為,所有的明星球隊或資優生愈早培養愈好,才不會浪費人才。然而,且讓我們看看下面捷克國家足球代表隊的球員名單,這支球隊曾經在世界錦標賽拿下第五名。

(來源:《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暢銷慶功版)》,時報出版 提供)

7月、10月、11月和12月生的掛零,生於8月、9月的各有一個。因此,在下半年出生的似乎很倒楣,得不到鼓勵、重視,或是很早就被淘汰了。如此一來,捷克運動人才當中有一半都被浪費了。

如果你是有運動才華的捷克年輕人,不幸出生於下半年,該怎麼辦?看來,你是不能打足球了,也許你該往其他熱門運動項目發展,比方說曲棍球(你可能可以預知自己的命運)。看來在第四季出生的,最好也早早放棄,這輩子別再夢想成為職業曲棍球選手。

「入學年齡分界」對人才的長遠影響

你看到我們的成功思維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了嗎?我們把成功和個人特質畫上等號,其他人因而失去出頭的機會。我們制定出來的規則反而壓抑成就,我們太早就宣布某些人是失敗者。我們對成功者過於敬畏,對失敗者則不屑一顧。

更重要的是,我們太被動了,忽略了自己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我在這裡說的「我們」就是指社會,也就是失敗與成功的判定者。

如果我們願意正視年齡分界的問題,大可設立二個或三個曲棍球聯盟,根據球員的出生月份來分組,把出生月份相近的球員分為一組,讓各組自由發展,最後再來挑選明星代表隊。如果捷克和加拿大每一個在年底出生的運動員,都有公平的機會,這兩個國家的代表隊,不是有兩倍的人才可供挑選嗎?

學校也是。小學和中學可以依學生年齡分班,1到4月的一班、5到8月一班,9到12月的一班,讓成熟度相當的學生互相學習、競爭。其實,這樣校務運作起來只是變得複雜一點,也不一定會花費更多的錢。也許這樣就能弭平教育制度的一個重大缺失,我們也能更容易操控成就評量的機制。

不只是運動競技,還有很多重要的事也可以這麼做。但是我們就是不做。為什麼?因為我們對成功的觀念已根深柢固,認為成功只是個人的資質、努力與表現,而我們生存的世界或社會規則和成功無關。

註1:加拿大曲棍球選手的選拔,也是「自我實現預言」的一個典型範例。所謂「自我實現預言」,是美國社會學家莫頓(Robert Merton)提出的,指一種預期的想法最初本來是錯誤的,之後卻促成新的行為,使錯誤的想法成真。加拿大曲棍球教練,每年在挑選九歲和十歲的孩子加入球隊時,只是挑選年齡最大的,最後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孩子,果然成為最優秀的。正如莫頓所言:「自我實現預言有弄假成真的特性。這樣的預言還會以實際發生的事件作為例證,證明當初想的沒錯。」

註2:還有許多社會現象和相對年齡有關。柏恩斯里等三位研究人員發現, 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通常是在下半年出生的孩子。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學習成就低落帶來的沮喪。然而相對年齡和自殺的關聯,還是不如出生日期和運動表現那樣明顯。

書籍簡介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暢銷慶功版)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作者: 麥爾坎.葛拉威爾
原文作者: Malcolm Gladwell
譯者: 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8/11

作者簡介

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1963年出生於英國,成長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現居紐約。

曾任《華盛頓郵報》記者近十年,縱橫商業及科技領域,後來升任該報紐約分社主任。自1996年起為《紐約客》特約撰稿人。

善於分析生活中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藉此解析隱藏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成功法則。2000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1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引爆趨勢」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另著有《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大開眼界》、《以小勝大》、《解密陌生人》等重量級鉅作(中譯本皆由時報出版)。葛拉威爾的每一部作品都創下了銷售與討論熱潮,好評不斷,更長期盤踞《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榜,寫下書市傳奇。

曾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美譽。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