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靜音手機也讓人疏離

任何場合只要有手機在場,隨口聊聊便成了一種新的社交禮儀。艾莉諾的朋友說,用餐時的話題若是趨於嚴肅,這時有人開始看手機,那就是一種「聊點輕鬆話題」的暗示。她也指出,即使不是用餐的場合,遵守三人法則也是一種禮貌。她說,大家不時「低頭」看手機時,「即使用餐結束已久,交談依然隨性輕鬆」。

我剛開始規劃研究時,本來是把焦點放在簡訊和即時通訊等新型態上。我想了解,為什麼簡訊和即時通訊那麼誘人、那麼獨特?但研究初期,我訪問了這些新罕布夏州的學生後,他們的回應指引我到另一個他們認為更重要的問題。卡麥倫說:「我覺得人際對話確實變少了,但少的不是你和傳訊對象的對話,而是你和周遭人的對話!」他這樣講時,我們正好8個人圍在一起討論,大家討論的同時,偶爾也會低頭查看手機。有幾人想避免看手機,但很難做到。

卡麥倫歸納他從周遭觀察到的現象:「其實我們的簡訊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我們面對面時,傳訊息這個動作會影響我們的交談。」

這個洞察真是敏銳。也就是說,手機影響了面對面的交流才是問題所在。研究顯示,只要桌上有手機(即使手機關機),就會改變談話的內容。如果我們覺得交談可能隨時被打斷,我們只會隨口聊聊,聊一些沒什麼爭議或沒什麼後果的話題。交談時只要有手機在場,就會阻礙彼此的共鳴。兩個人聊天時,即使隔壁桌上擺一支手機,他們也會覺得兩人的共鳴不如沒手機的時候,可見連靜音手機也會讓人疏離。

所以,過去20年間,大學生的同理心研究調查分數大跌了40%,而且跌幅大多集中在近10年內。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趨勢和數位通訊的出現有關 。

既然傳了那麼多訊息,反而讓我們覺得彼此更加疏離,為什麼我們還花那麼多時間在訊息上呢?短期來看,網路交流讓我們覺得自己在時間及自我表現上更有掌控權。傳訊息時,我們可以控制交流的時間,但面對面交談時就難以掌控了。而且傳訊息、寫電郵、上網發文是對外公開我們想要展現的面向,還可以編輯修潤。

我稱之為「金髮女孩效應」(Goldilocks effect):只要我們彼此保持一定的「數位距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而是剛剛好的距離,我們就永不相厭。

但人際關係是豐富、複雜且費神的。當我們利用科技來打理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時,我們也抽離了對話,只剩下有效率的聯繫。我們恐怕已經忘了對話和聯繫的差異,也忘了在數位時代成長的孩子並不知道兩者有別,或不知道以前並非如此。研究顯示,孩子愈少聽到大人談話,他們也會變得愈沉默寡言。如果我們一味地滑手機,忽略孩子,孩子從小就在缺乏對話的環境中成長,連他們欠缺什麼都不自覺。重點不僅是他們說話多寡的問題,那也會影響到他們理解他人話語的能力。

實際上,當年輕人說「其實我們的簡訊沒什麼問題」時,他們也忽略了某個重要的東西。他們覺得沒問題的是,收到簡訊的當下,表示有人需要他們,他們是某個圈子的一份子。數位裝置的提醒機制豐富了這些時刻,每天我們都收到許多通知,經歷許多「豐富時刻」(moments of more)。不過,隨著這種數位連結占用愈來愈多的時間,他們的日子可能過得愈來愈貧乏(lives of less)。

寧傳簡訊,不想交談

對很多人來說,有一種感受已是家常便飯,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寧可傳簡訊,也不想交談」。這句話的意思,不僅是指他們喜歡發簡訊而已,也表示他們不喜歡某種交談。他們會迴避開放式的對話。在多數情況下,甚至是某些親密的狀況,他們寧可發簡訊,也不想打個電話或是跟對方當面講清楚。

我問他們:「對話有什麼不好嗎?」他們馬上就給我答案了。一位高三學生一語道破:「對話有什麼不好?我來告訴妳吧!因為對話是即時發生的,你無法控制你說的話。」

這種不願意加入「即時」對話的現象,不僅出現在年輕人身上。每個世代不分老少都覺得,資訊源源不絕地「流入」,需要去吸收、採取行動及管理,根本難以招架。上網處理這些事情似乎是解決問題的開端:至少我們可以挑方便的時候回應,還可以把回應編輯得「恰到好處」。

由於我們對即興式的對話感到焦慮,又渴望掌控時間,某些對話因此漸趨式微,其中瀕臨絕跡的對話包括:你用心傾聽對方,也預期對方聆聽你的那種對話、突然離題,但後來又繞回來的那種對話、意外發現某些人事物有其獨到之處的對話。此外,有些其他的東西也消失了:面對面交談時,訊息是透過表情、聲音和肢體語言傳達的;但是在網路上,一切從簡,雖然那變得更有效率了,而且還可以編輯訊息,但我們也學會只問那種可以透過電郵回覆的問題。

最近有一項研究佐證了前述的論點:我們每天過著被各種訊息塞滿的充實日子,生活卻過得愈來愈貧乏。那項研究把20歲左右的朋友兩兩編成一組,要求他們以4種方式溝通:面對面交談、視訊交談、語音交談、網路即時通訊。接著,再詢問他們的感覺並觀察他們的互動,藉此評估他們的親近度。結果很明顯:面對面交談的情感最強烈,網路即時通訊的情感最冷淡。那些參試者利用表情符號來增加數位訊息的「熱絡程度」,例如打出笑聲「哈哈哈」,或是以全部大寫的字母來強調語氣,但這些技巧對交談都沒什麼活絡效果。唯有看到對方的臉,聽到彼此的聲音時,表現最有人情味。

這些似乎都是常識,確實沒錯,但我前面也說過,還有別的東西在作怪:科技令人入迷,讓我們忘了人生的意義。

我們在不自覺中逐漸相信,隨時相連可以讓我們不再那麼孤單。但這其實是有風險的,因為事實正好相反:無法獨處的人,只會感到更加孤單。如果我們不教導孩子學會獨處,他們只知道孤單是什麼感覺。

然而,如今有太多人一旦無法連線,就開始感到焦慮,不分大人小孩都有這種現象。在安靜的時刻,他們拿出手機,查看訊息通知並發送簡訊,他們受不了所謂的「無聊」或「暫歇」時刻。但是我們對他人及自己展現出最多的真我時,往往是我們猶豫不決、欲言又止或陷入沉默的時刻。

書籍簡介_重新與人對話

作者:雪莉‧特克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7/20

作者簡介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社會研究教授。投身科技心理研究超過三十年,是訓練有素的社會學家,也是擁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學家。著有研究「科技與人」的經典三部曲:《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曾榮獲古根漢獎、洛克菲勒人文獎、哈佛百年紀念獎章、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