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外送成為消費者的日常,但這背後,卻引發新一波垃圾危機。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估算,台灣今年五月和六月,六都的紙容器和塑膠容器總量為一萬八千公噸,較去年同期高出近一五%。其中,新北、台中、台南與高雄皆增兩成以上。

去年,台灣首度迎來人口負成長,但廢棄物卻不減反增,每個人丟的垃圾越來越多。環保署統計,全台一般廢棄物年總量約九百八十七萬噸,為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其中,餐具垃圾成為極大的環保隱憂。

這表示,即便政府長年以來提出垃圾源頭減量、減塑等環保政策,但要真正落實,並讓消費者動起來,仍有一段距離。

如今,包含外送平台、餐飲品牌、餐盒製造廠商等,紛紛展開新行動、提出解方。

我們發現,這不僅是一場業者、政府和消費者間的角力,更在這過程中,碰撞出人類未來生活樣貌的新想像,也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foodpanda揪業者減包材
友善環境,就補助行銷資源

第一站,我們獨家專訪全台最大外送平台foodpanda,他們聯手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推出環境友善店家評選計畫,店家只要通過審查,將獲得平台行銷資源,增加曝光度。第一波名單於十月公布。

外送垃圾源頭和環保組織,如何開啟合作?

可分解塑膠就比較環保?減塑3大迷思破解!

迷思1:只要努力做好塑膠回收,就可以解決問題?(錯!)
全球從1950年開始製造的塑膠產品,至今逾90%未被回收。只依賴回收,完全無法趕上塑膠被製造出來、使用與拋棄的速度

迷思2:用紙張取代塑膠,一定比較環保?(錯!)
若從拋棄式的塑膠轉到紙張,只是把問題轉移,衝擊有限的森林資源,最根本的是從便利文化中徹底改變,推廣再利用和減少浪費的觀念

迷思3:改用「生物可分解塑膠」,一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