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美國汽車車主偏好更大、更寬敞的車輛,但如今小型車市場卻異軍突起。
根據研究機構Motor Intelligence統計,今年包括本田Civic、日產Sentra在內的小型入門車款銷售激增,帶動小型車銷量截至2024年11月為止,比上一年同期大幅成長23%,遠超過今年整體汽車產業只有個位數的銷售成長率。
原因在於,消費者的負擔變重。智庫J.D Power統計,2024年11月美國新車平均售價位在歷史高點,超過4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47萬4672元),加上保險、貸款利率、維修成本皆不斷飆升,壓縮車主預算,使他們願意妥協,犧牲車輛的尺寸和空間,減少每月分期付款的負擔。
但選擇小型車,不代表就得在功能上折衷。因為現在的小型車配備滿足車主預算的標準科技、安全功能,空間也比以往同型車款更加寬敞。
而豐田、本田等亞洲品牌,則成為這股趨勢的最大獲益者。他們長期以來在小型家庭用車市場占有領先地位,當其他車廠放棄小型車市場時,他們依然堅守陣地。
美國本土車廠也在這場小型車大戰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是通用汽車旗下的雪佛蘭(Chevrolet),幾乎在美國停產所有轎車生產,但小型運動越野車Trax卻大獲成功,起價約2萬美元,2024年上半年銷量比上年同期成長230%。
該公司行銷主管馬優羅(Steven Majoros)指出,因為Trax提供受歡迎的功能,如大螢幕、先進安全技術,且價格較親民,才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美國媒體《Axios》分析,儘管近年來美國汽車製造商幾乎放棄小型轎車,但像Trax這樣小型運動越野車的流行,使美國得以繼續在入門級汽車市場保持競爭力。
甚至是美中的電動車龍頭之戰,也和這波新趨勢息息相關。
5年內若做不出賺錢電動車⋯
福特CEO:我們未來市場會只剩北美
福特汽車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指出,該公司若要成為盈利的電動車製造商,必須進行徹底改變,把所有預算投入在更小、更負擔得起的電動車。「這才是和現實需求匹配的車款,大型電動車永遠不會賺錢,就算使用成本較低的磷酸鐵鋰電池,光是電池成本就要5萬美元,消費者永遠不可能負擔得起。」
福特的競爭對手,如比亞迪、特斯拉,已在全球占有主導地位,並建立完整供應鏈。他強調,「如果我們無法在5年內生產出能盈利的電動車,我們的未來只會縮小到只剩下北美市場。」
因此,他不斷疾呼,汽車產業必須把重點放在小型電動車、商用車上,美國消費者也應該揚棄目前對大型車輛的迷戀,重新愛上小型車。而如今趨勢的演變,可說是給了福特和比亞迪在小型電動車一搏的機會。
只不過,《華爾街日報》分析,小型車崛起的趨勢能否持續,還得取決油價和利率走向。但2025年1月上任的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承諾對墨西哥、加拿大製造的商品課徵25%進口關稅,由於不少車廠都把低價車生產基地設在墨西哥,以降低勞工成本,川普新政恐怕會再進一步推升車價,也可能會給小型車市場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