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單方面上傳自戀型照片到社群媒體上,反之,聰明的有錢人並不會刻意在社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財富,因為他們深知炫耀錢財只會招來嫉妒,對他們毫無幫助。
筆者採訪了一些韓國白手起家的有錢人,他們向我解釋了不炫耀的原因:「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而在擁有很多可以炫耀的東西後,就不能炫耀了。因為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的炫耀會讓對方感到憂鬱及產生相對剝奪感。」
這裡的重點是「聰明的」有錢人。有一些非白手起家的有錢人,會在社群媒體上炫耀。人們在看到類似「我是以兆為單位在賺錢的人」、「我本身就是個奇蹟」等自戀型影片後,多少會覺得荒誕無稽,進而拒絕購買那間公司的產品。
雖然有錢,但不顯露
市場調查諮商公司哈里森集團(Harrison Group)的副會長吉姆·泰勒(Jim Taylor)訪問了6000名美國有錢人,結果顯示,淨資產增加的有錢人的關鍵特性,就是對「低調奢華」(Stealth Wealth)的追求。89%的有錢人不會炫耀財富,他們相信不顯露錢財的低調奢華的重要性。他們不會把財富像教會的鐘一樣,掛在頂端,用力敲響傳遍雲霄。
瑞典的華倫堡家族(Wallenber family)是備受世界敬重的有錢人家族,他們之所以能在超過160年的歲月裡脫穎而出,秘訣也是因為遵守了「雖然有錢,但不顯露」的家族鐵則。
華倫堡家族的後代,總是努力待在大眾的視線之外,比起追求外界的名聲,他們更強調實質和內涵,這讓華倫堡家族的人成為了真正的貴族。
有錢人會把錢花在不顯眼的地方
有錢人透過灑脫的方式追求低調奢華,即,有錢人追求安靜的財富、不顯眼和不刻意炫耀的消費。遵守這3點的有錢人,因為不張揚而更加耀眼。有錢人的簡樸令普通人感到愉悅,並與暴發戶區分開來。
一夜之間成為有錢人的暴發戶,總是想展示自己的地位已經改變,於是購買跑車、名牌包、黃金手錶等來炫耀財富,這種行為出於反資產階級的反抗心理,可以說是一種自導自演。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柯蒂斯·伊頓(Curtis Eaton)教授的研究團隊指出,暴發戶的這種消費傾向,讓大多數無法擁有奢侈品的人產生剝奪感。雖然購買昂貴的寶石、汽車和高級品牌服飾的行為可以先滿足擁有者,但對其他社會成員來說,卻會引發相對剝奪感,讓他們感到自己變得更加窮困。
反之,真正的有錢人通常不會公開資產,他們拒絕華麗和奢侈,追求簡約精緻的美。他們會選擇簡約精緻的Ressence手錶或優雅的NOMOS Tangente手錶等,展現高級的品味,那些手錶只有知道的人才懂。
有些有錢人認為連這些都太過奢侈,他們不會花大錢在打扮上,有時甚至穿著牛仔褲和T恤。據說一流的歌舞伎演員們很注重衣服的內襯,在若隱若現的地方上花心思可以說是他們所展現的魅力。
真正的有錢人對打扮外表不感興趣,因為他們的內心遊刃有餘、自尊心高,所以沒有必要打扮外表。房子也是如此,與其把外部裝飾得十分豪華,不如注重內部,維持家中的安全,避免成為小偷下手的對象,這與人類的本性完全一致。
有錢人透過讀書累積知識,把錢花在皮鞋、腰帶和錢包等不顯眼的地方。哈佛畢業生說:「我在波士頓上大學。」也是出於同樣的脈絡,只有知道的人才能懂。
在心理學中,這種有錢人的態度被稱為「Counter signaling」,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透過不刻意炫耀來炫耀。」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打造你的「易富」體質,成為掌握財富的5%人!》
作者:鄭寅鎬(정인호/Jeong Inho)
譯者:林又晞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04
作者簡介
鄭寅鎬(정인호/Jeong Inho)
GGL Leadership Group的代表、企管評論家。作者涉略的領域跨足經營學、心理學、美學、經濟學、哲學等,並從中發掘能夠成為人生武器的知識。不只如此,他更打破心理學和經濟學的界線,著手研究人類的行為心理。
隨著見過越多韓國優秀的企業家和白手起家的有錢人,作者就越確信「想要成為有錢人,理解人類的心理比經濟理論更加重要」。為了理解「有錢人的思考方式」,他訪問了50多名富豪,並試著了解他們成功的秘訣,尤其專注探討「有錢人是基於什麼來判斷和行動?」,他將所獲得的答案寫在本書中。
其他著作包括《重寫經濟學》、《非接觸式心理學》、《讓乙贏過甲的協商法》、《與蘇格拉底協商》、《你也不知道的行為心理學》、《畫家的觀察方法》和《藝術家的洞察力》等。
E-mail:ijeong13@naver.com
部落格:blog.naver.com/ijeong13
NAVER Cafe:cafe.naver.com/gongtoggol
YouTube:아방그로_Avangrow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