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股票、ETF的投資人,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也要注意股利所得扣稅,找出比較划算的計稅方式。本文整理股利所得的2種申報方式,並用實例試算,告訴你哪一種方式能省更多錢。

股利所得稅

如果你有投資股票、ETF,獲得投資標的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這些收入都會在隔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計入當年度的所得中,就是「股票利息所得稅」,或稱「股利稅」。

股利所得扣稅方式:合併計稅、分離課稅

股利所得稅有2種課稅方式:合併計稅、分離課稅,投資人可以選擇較有利的股利扣稅方式進行報稅。

1. 股利所得合併計稅

股利所得「合併計稅」意思是,將股利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中一起計稅,股利再依照比例抵稅,抵減稅額為8.5%,上限為8萬元。

合併計稅計算公式:

[(年度薪資所得+年度股利所得)-(免稅額與扣除額)]× 所得稅率-累進差額−(股利可抵減稅額)

2.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意思是,將股利所得和綜合所得稅分開計算,也就是將股利所得單獨以28%稅率計稅,再加上綜合所得稅,才是當年度要繳的稅額。

分離課稅計算公式:

[(年度薪資所得)-(免稅額與扣除額)]× 所得稅率-累進差額+年度股利所得 × 28%

股利所得稅怎麼報?該合併計稅還是分離課稅?

適用課稅級距5%的小資族,建議選擇合併計稅,將股利併入綜所稅申報,用抵減稅額8.5%減去5%,就有3.5%節稅空間。若實際試算後,股利「可抵減稅額」減去應納稅額後仍有餘額,還有可能退稅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則適合課稅級距40%以上的高所得者,因為退稅金額無上限,可能會比較有利。

股利課稅方式 合併計稅 分離課稅
申報邏輯 將股利所得併入當年度綜合所得,就可以減去股利所得×8.5%的抵減稅額 股利所得單獨以28%計算,再加上其餘的綜合所得淨額乘以課稅級距
適用對象 課稅級距20%以下者 股利所得94萬以下者 課稅級距40%以上者

需留意的是,股利所得不能算在報稅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中,因此無法以這項減稅優惠來降低稅負。

股票股利所得稅計算範例

以單身小資族為例,2024年的免稅額度為42.3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7萬),再加上課稅級距5%的綜合所得淨額上限56萬,代表年收入加股利所得若低於98.3萬元,採用合併計稅比較划算。

股利合併計稅

舉例來說,若這名單身小資族年收入為80萬,股利所得2萬3000元,綜合所得淨額為40萬,適用5%的課稅級距,需繳納綜合所得稅2萬元。

選擇股利所得「合併計稅」,可以再獲得8.5%股利抵扣額:23000 × 8.5% = 1955(元)

原本應繳納的綜合所得稅2萬元,就可減去1955元,實際上只需繳納1萬8045元。

股利分離課稅

如果這位單身小資族將股利所得獨立申報,他的綜合所得淨額為:

800000 - 423000 = 377000(元)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為:

23000 × 28% = 7840(元)

該年度繳納稅額為:

(377000 × 5%)+7840 = 26690(元)

與合併計稅相比,反而多繳8645元。

因此,才會建議課稅級距屬於40%以上的高所得者,再採用股利所得分離課稅比較適合。

股利所得稅常見問題

股利超過多少要扣稅?

如果是關心股利免稅額度的存股族,想知道領股利多少免稅?在兩種股利所得申報方式中,只有合併計稅有可抵減稅額上限為8萬元,以8.5%的抵減稅率回推計算:80000 ÷ 8.5% = 941176(元)

代表股利收入在94萬元以下,採用合併計稅時可全額抵扣上限8萬元

ETF配息要課稅嗎?

ETF配息,也屬於股利所得的一種,因此也要申報ETF配息所得稅。不過ETF的配息來源多元,如果是屬於「54C股利或盈餘所得」才需繳稅;ETF配息是來自「76國內財產交易所得、資本公積、收益平準金」則不課稅。

核稿編輯:陳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