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正在會議主持,對目前進行中的專案做個別的檢討,發現其中幾個case都是同一位專案經理沒有及時做適當的處理,以致於客戶原定的計畫受到影響而延誤,所以,他就要求業務部門說明客戶對專案經理的抱怨,希望專案同仁瞭解客戶的期望並儘速改善。

當業務部主管一開口說:「老實說,我認為這一位專案經理不夠專業…!」,Peter 立刻插嘴說:「我沒辦法接受這一種說法,不去檢討客戶的問題,只是來做人身攻擊,以後專案處要怎麽support 你們?」

頓時、會議室裡的氣氛立刻充滿了火藥味,Nelson擔心2個部門就此槓上,或在會議中吵起來,所以立刻裁示說:「Peter 你不要再說了,待會兒會議結束後到我辦公室來」,就此打住這個話題。

當Peter走進Nelson的辦公室,劈頭第一句話就說:「老闆,很抱歉!我的人是有錯,我知道你想說些什麼,但是,我沒辦法不跳出來挺我部門的兄弟,要不然,你叫我以後怎麽帶這一票弟兄?」

Nelson心裡一陣發涼…這個組織中如果每一個部門就像是一個幫派、一個牢不可分的派系,不問對錯、也不問該怎麼做對公司最有利?只講究這一票人是否和自己一掛?心裡想著的只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和「沆瀣一氣、共謀其利」,那這個組織怎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共同提升效率創造公司最大的獲利呢?

為什麼組織中會有派系之爭?

「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是由Tajfel所提出,他認為:「人的行為會受到他人的行為、和當時的社會規範影響。」

之後延伸的研究產生了「組織認同」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和「群體心理」(Group Mind)的理論,更具體地定義出:「人在加入一個複雜的組織活動後,很自然地會因為競爭而對於所屬的群體產生『群體心理』,包括:1. 認同意識 2. 歸屬意識 3. 整體意識 4. 排外意識。」

所以,一個組織只要有「群體」存在,就必然會有「群體心理」發生的可能,也就是大組織之下一定會有小組織,大團體以下就會衍生出次級團體,而這個現象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個人、或小群體的成員在組織中能夠被認同,進而融入組織或在組織中取得利益。

我們不可能使其消失或是杜絕它的存在,特別是內部競爭情勢越是嚴峻、或是外部環境越是艱困的情況下,因為權力與資源分配的競爭,這樣的內部相互競爭就會更加激烈。

善用內部競爭、轉變成為對外競爭力!

既然我們無法消除組織中的派系與次級團體,我們就必須將其「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而將其「正面」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如此,才能夠將這些群體心理中對於「小團體」的認同,擴大為對於企業的投入與效忠。

一、全公司或跨部門的團隊建立(Cross Dep. Team Building)

組織中的次級團體或是派系會造成效率下降,多數是因為彼此的本位主義及資源分配的考量;因此,避免因為小團體的私心而影響到大團體的利益,就應該讓不同部門的成員理解彼此的工作,及其相互間的連動可能的影響。

透過公司或是跨部門的團隊建立訓練,可以讓不同部門產生彼此間的瞭解,甚至是會有彼此是同一個團隊的相互認同。而且,這樣的活動與訓練必須持續地進行,使其內化為一個組織中的常態,最終,就能夠促使不同部門真正互相合作。

二、專案型任務編組(Project base Taskforce Assignment)

要避免每個部門就是一個衙門、一個派系,各自把持著一部分資源的情況,可以透過將組織中的工作從「線性生產」的模式,轉變成為一個「專案型任務編組」。

例如:一個產品的開發先由產品部門搜集市場資訊、產品規劃、功能設計,再交由研發部門做細部規格設計、軟體開發、硬體開發,最後再交給生產部門生產…這樣的方式可以改變為:由各個部門各指派一位或幾位專案成員加入,成立一個專案小組負責產品從設計到最後完成試做的樣品為止,不僅可以讓各個部門的成員為同一個專案共同負責,也可以減少跨部門之間的溝通障礙,提升彼此合作的效率。

三、ETD會議文化(Effective、Transparent、Debate)

一個組織應以公司整體績效為最終的目標,而不是以主管個人的領導效能為優先,但是,在東方文化中總是有「以和為貴」或是「事緩則圓」的潛在思維,當遇到看法的對立時,部分人會選擇「不表態」以避免衝突,或是模糊焦點將「人」與「事」混為一談,導致很難聚焦在關鍵、解決問題。

就領導人而言,應該努力地在組織中建立:凡事講究效率(Effective)、問題及想法透明化(Transparent)、鼓勵對於不同意見提出思辨(Debate),特別是在會議中應該將所有的問題討論清楚,讓會議成為解決問題的場域,而非變成「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確實」的表面形式。

四、知識與資訊分享(Knowledge & Intelligence Sharing)

公司各個部門會有相互抗衡的現象,經常是發生在資訊壟斷、或是對於彼此分享的資訊缺乏互信的情況下。例如,產品部門不願意將最完整的市場資訊分享給研發部門,或是研發部門懷疑產品部提供的資訊不完整,這2個部門就會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在缺乏互信基礎的情況下合作,甚至最後會彼此內耗而無法順利完成工作。

因此,透過一個健全的「知識管理」的機制,將屬於公司的知識、資訊有效地納管,並且有制度地透過強制性的知識與資訊分享,讓跨部門的同事都在相同的理解下共同合作,將會是公司效率提升的一大利器。

誰能打破組織內的疆界?

最終,公司的領導者就是讓全體員工不分彼此、成為一個團隊的關鍵,你就是最好的示範,要展現你希望公司同仁不分彼此、相互合作,並且將落實公司的核心價值視為第一優先。

對於私心自用、缺乏團隊精神的主管絕不姑息;對於樂於分享、積極跨部門協作的同仁不吝拔擢。久而久之這個組織必然會成為不再內鬥,而能全力對外的絕佳團隊!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林易萱

☛MBA明星講師開講、企業如何戰勝不景氣,都在《商業周刊》管理趨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