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甜點名廚PIERRE HERMÉ的快閃店上週末在信義區開幕。過去它們在亞洲只有日本、香港與泰國有店鋪,這次快閃店販售馬卡龍和巧克力,8入馬卡龍的禮盒要價新台幣1120元、40入的禮盒5400元,比起東京一盒10入日幣4266元,要貴上不少。

週四下午我路過櫃點時,人龍一路排到新光三越大門外,上百人站在紅龍圍起的行列中,耐心排隊,等著買單顆就要130元的馬卡龍。

我想起近來不時會出現的爭論,人們批評年輕人愛花錢,卻又哭窮。我看過有人用「精緻窮」這個詞形容,並帶著不以為然的輕蔑,像是在指責花錢是罪。

是這樣嗎?其實我的視野,是花錢砸出來的。

以前還在餐飲圈裡時,會與忙完活動的名廚們吃宵夜、聊天。餐飲業的日常很辛苦,下午得先吃員工餐墊墊肚子,別人晚間6、7點的吃飯時間,正是我們辛勤勞動的時段。送完客人往往已是午夜,宵夜變成舒壓與填飽肚子不可或缺的寄託。

記得那次在新加坡,忙完晚宴活動,一夥人去吃熱炒配辣椒螃蟹。客座大廚突然語重心長的這麼說:「我最怕節儉過日子的廚師。

「如果你每天班排滿滿,為了省錢,放假只吃麵線跟麥當勞,你要怎麼做好菜?你的舌頭只認識cheap food,連訓練自己味覺的學費都捨不得給。」

「沒有吃過好東西的人,哪裡懂得規劃一道最好的菜譜,讓願意花錢的客人埋單?」

家裡窮、有經濟負擔,不是誰的錯,但因而撙節開銷,永遠捨不得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會讓人的世界越縮越小。

最後,你省下的錢,也很有限。因為你賺的原本就少,省下來那麼幾塊錢,是絕對不可能讓你翻身的。

花錢,打開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我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有幸拿到外商offer,第一年年薪就破百萬。即使如此,我也很難考慮買房子的事。

26歲那年,我與原先要結婚的對象在台北石牌看房子。那時預算抓1000萬元,那是都在外商任職的我們,應能扛起的房貸金額。但,這個預算能看的房子,只有超舊公寓,以及頂樓加蓋。

原生家庭窮,不是我能決定的事情。我計算過,即使年薪百萬,扣除孝親費、林林總總花費省下來的錢,幾十年也買不起像樣的房子,除非我真的縮衣節食,吃最便宜的、住沒對外窗的、東西通通打折的才買。

後來我的選擇是,花錢。不為了發洩情緒、不為了裝高級,是為了不讓貧窮限制我的想像。

我在30歲出頭認識的某個年輕廚師,現在是餐飲圈的頂級人物。過去的他,精算節省任何開銷,但所有省下來的錢都拿去吃,新開幕的、有話題的、國外來客座的名廚餐會,他通通不會錯過。存夠了錢,就飛法國,行程路線完全以要造訪的餐廳安排。

後來,他找到一位願意幫他辦工作簽證的北歐名廚,以完全自費、不領薪水的情況,在對方的團隊工作了幾年。回台後,他成為媒體關注的新星。

你在年少時,對自己的投資通常沒人看得懂,或許連你自己都未必能懂。錢如流水般花出去了,存摺裡的數字少到令人羞赧,你增加的眼界思維,也許無法很快變現。但積累,是一件很緩慢,卻最實在的事。

花錢投資自己不會有速效,自己的路要學會走得堅定

我一直都沒存到錢。二十多歲那時,我和原先的結婚對象婚沒結成,我開始活在當下。

我關注最新開幕的餐廳,標記在Google Map上,有空便去試試。我會看菜單的結構,研究食材、訂價、用餐環境與氛圍,從口布的選色材質、刀叉的品牌、外場的制服,甚至到洗手間的香氛品牌都會觀察。

有時結帳的金額高到讓我心一抽,或許,那不是我能天天負擔的消費,但我必須體驗過,才能知道別人是如何做這門生意的。不曾走進那個場域、用消費者的角度實際感受,很難體察到受眾的觀點與需求。

如果你只吃過菜市場的小西點牛粒,便武斷的批評「馬卡龍哪有什麼,只是色素跟糖弄出來的噱頭」,那你的格局,就永遠困在最便宜大碗的世界裡。

馬卡龍是一門生意。小小一顆、定價130元的高價,在繽紛的顏色與口味之外,包裝樣式、入數都有其道理。

這次快閃櫃的整體外觀之講究,絕不是單純的拉兩個冰櫃就開賣,那是用資本砸出來的品牌質感,而你看得懂嗎?

7年前,法國的馬卡龍百年老店Ladurée黯然退出台灣市場,這次PIERRE HERMÉ能做出什麼不同的成果?你若沒親身試過這2個品牌,又如何能推敲出他們的經營策略、與勝負的可能?

花錢投資自己,不會有速效,這和考英文檢定不一樣。你也不要期待別人對你做的事表達肯定,自己的路,自己要學會走得堅定。

當別人說你錢花光、說你不會想,你該做的事情,不是替自己解釋,而是沉澱下來想清楚:你花錢是為了爽,還是真的在拓展自己的格局眼界?

不必說服任何人,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本專欄與「陳珮甄」合作轉載,原文:年輕人,我鼓勵你花錢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