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說我的行動力很強,但我並非一開始就如此。小時候因為環境不好,我的個性非常膽小,被人欺負後變得更畏首畏尾,我討厭那樣的自己,因此不斷努力嘗試改變。
「與其後悔什麼事沒做,不如做了之後再後悔。」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和維多利亞.梅德韋克(Victoria Medvec)的調查,人類在短期內會記得「做過後悔的事」,但長期來看,人類對於「沒能做過而後悔的事」印象會更深刻,而那樣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
不安、鬱悶、急躁和憂鬱等負面情緒能透過行動消除,如果不知道該做什麼的話,可以先從閱讀後,實行書中所學開始。不管事情再小都無所謂,總之先累積成功經驗吧!
現在馬上可以做的事
正能量來自於執行力,而負能量源於懶惰。努力生活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是正面且充滿活力與自信。反之,生活懶散的人只會不斷說出負面的話,甚至厭惡自己。
努力完成小事的經驗也很重要。改變從小地方開始,完成一件事會感到滿足,而這份感受又會轉化為成就。成果大小不重要,重點在於執行並且完成了一件事。累積這種經驗,表現的越來越好,信心會隨之提升,之後能更容易邁出第一步。
行動越多,負面思考的時間越少,腦中就能充滿正面的想法。一旦體驗過這種良性循環的力量以後,人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如果每次都只是下了決心卻不了了之的話,你可以問問自己:「我現在馬上能做什麼?」
如果你認為「再怎麼努力也沒用」、「根本就沒有奇蹟」,那麼現在正是該行動的時候。挑戰永遠不嫌晚,失敗者不是最晚抵達終點的人,而是那些坐在一旁觀看,試都不願試一下的人。
奇蹟只會發生在不屈服於困境且不斷行動的人身上,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開始執行後,就能從中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進而提升自信心,達成行動的良性循環。
小小獎勵的巨大力量
美國心理學家史金納(B. F. Skinner)在行為主義理論中指出,獎勵對人類有很大影響。做某件事時,若給予使人更有動力的犒賞,就會更加努力向上。不管是物質或是心理上,只要沒有獎勵,人就容易怠惰,會找各種藉口拖延,或因害怕失敗而不願嘗試,甚至因為不相信自己而放棄。
辛苦完成工作後的獎賞,力量會更強大,任何獎勵都能強化動機,使我們馬上去做那些不想做的事。
你是不是一直在翹首盼望別人給你獎勵?其實不必如此,我們隨時都能獎勵自己。例如,挑戰「每天花30分鐘讀20頁的書」,如果挑戰成功,以下4種賞賜,哪個是最棒的?
- 盡情花光30萬韓元。
- 盡情玩樂一整個星期。
- 稱讚自己做得很好。
- 算算看自己讀了幾頁的書。
根據史金納的理論是因人而異。或許你會覺得像第四點那樣回顧自己的行動,根本不算真正的獎勵,但事實上,我們的大腦會把記住成功經驗也視為一種獎勵。
試著回想一個過去的成功經歷,是不是覺得很滿足且自信心增強?關鍵不在於獲得犒賞本身,而是藉此強化的執行力。我認為小小成就能培養真正力量的最主要原因,就在於第四種賞賜。
記錄今日成就
在軍中,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會思考自己面臨到的挑戰,並把內容整理到筆記本上。在軍中我們必須寫修養錄(按:相當於台灣的大兵日記,韓國的軍隊生活與台灣類似,需要寫類似週記、日記的紀錄),一開始是因為規定,寫到後來我的內心感到很平靜。
有時一整天什麼事都沒做,反而覺得自己好像過得很懶散,當天結束時就會因為沒什麼能寫,而感到生氣與不安,所以更積極過每一天。
希望大家能養成睡前記錄今日小小成就,藉此為一天畫下句點。明確把自己做過的小挑戰整理好,這個過程就是一種獎勵,即便當天未達成預定的目標。不過今日事未能今日畢,明日的負擔就會加重,因此不得一再拖延。
成功的單位
自從我決心要開啟我的第二人生後,開始把「一天」看作是一個小小成就的單位。每日的挑戰與總結構成了小成就,就算終極目標是1年後或3年後才能達成也無妨,無論目標多長期,我們都必須成功度過今日。
如果計畫定得好,現在就不用擔心1年後的事。只要專注今天的事,把每一天過好,1年後終究會達成目標。然而,請大家不要忘記,當日的挑戰與總結是一整套的。
*本文摘選自大是文化《我的一天勇敢三次》
《我的一天勇敢三次:勇敢行動的人先享受人生,這樣找人、談錢、讀書、筆記……成為一個「動詞人」,我翻身成功。》
作者: 柳根瑢
譯者: 陳思瑋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7
作者簡介
柳根瑢(유근용)
13家企業的CEO、自我開發及理財講師、YouTube等社群擁有20萬名粉絲。從問題少年到閱讀導師,經過實戰的人生,成為擁有百億資產的投資者和企業家。
7 年來共成交125 件拍賣和158 件得標物件(包括共同投資),目前是擁有280 件房地產的實戰投資者。在房地產投資講座平臺「Life Changing」上,向四萬多名學員傳授投資經驗。
著作有《初學者馬上賺錢房地產拍賣的技術》、《一日一行動的奇蹟》、《德國行日記》、《筆記的力量》、《一讀一行》等。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