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小梶沙羅,日本散文作家。2019年9月於《現代商業》雜誌刊登照護父母的散文,以趣味流暢的筆調描寫長照的辛酸點滴,並探討人口老化的種種問題,獲得廣大的迴響。

踏進充滿年長者的醫院候診室時,腦中總會盤桓著這樣的疑問:這些人真的需要醫療嗎?

原則上,7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費自付額比例為1成(2022年秋季之後,也有人依年金收入和其他合計所得金額,提高自付比例為2成或3成),我猜想這條規定是不是也有影響,而我家的老父母也總是會找些理由,想到醫院去。

定期回診的有每星期六的骨科,和每月一次的綜合醫院,另外,老父母各自的眼科和老媽的牙科,也是每個月一次。光是這樣,一個月我最少就得陪病8次。

除此之外,還有頻繁的送醫要求,像老媽大驚小怪的吵著:「吃了芋頭,嘴巴周圍癢得快死掉。」或是老爸大聲嚷嚷著:「昨晚腰痛得一夜沒睡。」

尤其是老媽熱愛醫院的程度,實在令人想問:為什麼?

而且,只要告訴她「沒什麼大不了的,忍耐一下」,她就會怒髮衝冠的大罵:「你這個沒良心的女兒,沒看到我這麼難過嗎?」

老爸也不相上下,我中斷工作陪他上醫院,就在快到醫院時突然說:「我好了,回家吧。」或是在候診室裡抱怨:「早知道不來就好了。」

「你不是一直叫痛,忍耐不了才來的嗎?想回家的話,自己走路回家!」在車子上超出我忍耐極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再加上姨丈入住的地方是居住型老人設施,不是醫院,所以,每個月都必須帶他去醫院一次。另外也要幫姨媽去診所拿健骨藥和預防貧血的藥。

每個月光是陪4人上醫院,最少也得用掉10天。即使有預約,在醫院等候的時間平均1小時,看診後拿著處方箋到藥房,又要等約30分鐘。

簡言之,每3天就要陪他們上一次醫院,並且花掉半天時間。

我家附近的超市門口貼著一張寫著「救護車不是計程車」的海報,每次看到它就不禁苦笑,大家對醫院的依賴竟然高到這種地步,必須用此方法來提醒注意。

而且,他們根本不在乎在候診室裡頻頻看時間的我是什麼心情吧。老媽與姨媽都是天生的話匣子(即使是新冠疫情下需特別警惕),在候診室裡跟鄰座搭上話,就開始天南地北的聊起來。

「哦,真的嗎?太太你是從M村來的呀?我讀女中時的同學就住在M村。不知道你認不認識。她叫中村。我記得⋯⋯她是酒坊家的女兒。」

「不過那一帶叫中村的人很多。」

「是嗎?她皮膚白,長得很美。」

你讀女中是70年前的事了。而且,就算是酒坊的女兒,現在也是90歲的老太太了吧。重點是,她是不是還在世都不知道⋯⋯。

看到這種景象,充分能體會有些人不滿醫院候診室成為老人社交場的心情。

「最近都沒見到鈴木太太,不知是不是狀態不好了。」這種對話也理所當然似的在候診室裡響起,這些把上醫院當作消遣的當事人,沒有察覺到這是個黑色笑話吧。

「好久不見,最近可好?」在骨科的候診室,老媽朝著熟識的老太太招呼道。

「身體好的話,就不會來這種地方嘍。」

我在心裡對這位回答的老太太送上喝彩:「說得有理!」

這幾年,除了每年一次健診之外,從不上醫院的我,每次看到客廳暖桌上一大堆老爸媽的藥,就很想吐槽說:「你們才負擔1成耶。」

*本文摘選自遠流出版《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