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晚期,賓州大學神經學家史特林(Peter Sterling)以及專注研究生物學與壓力的跨學科學者艾爾(Joseph Eyer)觀察到,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健康的系統不會死板的拒絕改變,而是適應改變,以優雅與毅力迎向改變

無論是一整個物種對棲息地的變化做出回應、一個組織對產業的變化進行回應、某個人對於人生的失序事件或正在進行的過程(像是老化)產生回應,這個觀察結果都成立。

史特林與艾爾將動態穩定力定義為「透過改變達到穩定」。世上所有的事物一直在改變,包括我們在內。我們一直處於秩序、失序、新秩序循環中的某個點。我們的穩定來自我們能夠在這個循環中找到方向,或是套用史特林與艾爾的說法,「我們透過改變達到穩定」。我認為這個說法有雙重意義:要透過改變的過程保持穩定,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至少是某種程度上的改變。

能夠與改變合作才會達成穩定

假如你開始練舉重,或是經常從事園藝活動,你手掌的皮膚一定會經常受到摩擦。於是你的手掌不會試圖保持平滑,而是開始長繭來適應這個挑戰。

你的大腦會適應新的情境,並改變聚焦的迴路,科學家把它稱為「神經新生」(Neurogenesis)或是「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另一個例子是憂鬱或失戀的經歷。所謂的復原並不是回到你的精神狀態受苦之前的狀況,而是對負面情緒有更大的包容性,以及對其他人的痛苦更有同情心。

在這些例子中,你不是藉著與改變對抗、或是回到過去的狀態來得到穩定,而是有技巧的與改變合作,然後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快樂、健康且持續有優秀表現的個人與組織,也展現出這個模式。他們藉由不斷再造自我,保有穩健且持久的身份認同。

人生不會照著計畫走

當我初次發現「改變無所不在」,我的心裡感到很不安。我是非常渴求穩定的那種人,凡事都會預先制定計畫,然後按部就班執行。

然而,當我開始經歷人生、體驗了各式各樣的變動,包括人生際遇的波折,包括老化、人際關係的變化、搬家、社會動盪等,我開始練習「堅韌的彈性」原則(我強調「練習」是因為這是一輩子的功課),我對小事就不再那麼容易感到不安與擔憂。

工作上的意外變化,不會使我那麼驚慌。當我所謂的「完美」計畫因為孩子生病不能上學、我家的狗拉肚子、網路斷線,以及各種麻煩事而被打亂,我也不再覺得受挫與受阻。當我的手術發生併發症,復原時間拉長為2倍,我的反應也不像從前那麼沮喪了。

我們的目標不是只追求穩定,永不改變,也不是犧牲所有的穩定,被動的任憑生活擺布。我們的目標是將這兩種特質結合起來,培養我所謂的「堅韌的彈性」。適應外界且容易彎曲,不易被折斷。不但能承受改變,還能在改變中蓬勃發展。這就是堅韌的彈性,你若想成為改變的專家,在失序與混亂中找到方向,堅持到底,你就需要這種特質。

*本文摘自《一流的人如何擁有動態穩定力》(天下雜誌出版)

書籍簡介

《一流的人如何擁有動態穩定力:培養變通思維,調整期待,修復不確定性帶來的震盪,隨變動而更高效強大》

作者: 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
譯者: 廖建容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4/06/26

作者簡介
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

從事健康、幸福與永續卓越的研究和寫作。
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助理教授,亦擔任企業高階主管、創業家、醫生和運動員的教練,協助其提升心智能力與個人的整體福祉。
史托伯格為《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的共同作者,並著有暢銷書《踏實感的練習》。定期為《紐約時報》撰稿,其他文章見於《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富比士》等,同時是播客節目The growth Equation共同主持人。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外商公司,也曾於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近年譯作有《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第二座山》、《孩子的簡單正念》、《召喚勇氣》、《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人間值得》等書。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