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經濟的漲幅受到了COVID-19疫情的拖累,但是全國煤炭產量2020年依然高於2019年。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中國總共生產了38億噸煤炭,再次逼近了2013年的峰值。而就在幾個月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宣布,中國的碳排放量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這幾個月期間,中國的國有電力企業還獲批新建多座燃煤電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同時也拉動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在那些工業密集、能源需求高的省份,當局對經濟降溫、民眾失業、社會失穩的擔心遠遠大於對氣候變化的憂慮。僅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國政府就批准新建9座燃煤電廠,總裝機容量高達1千萬瓩。根據非政府組織「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的數據,這些電廠建成後,2千5百萬人口的內蒙古的煤炭消耗量將與8千2百萬人口的德國相當。

環保人士擔憂,按照當前趨勢,中國很有可能無法兌現習近平做出的承諾。綠色和平中國區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碩表示,各地方政府正在消極應付中國中央政府的氣候政策,不斷上漲的煤炭開採量、高排放產業的持續增長顯然違背了中國政府承諾的減排義務。

高度中央集權的中國並非是分權聯邦制國家,因此違背減排承諾的責任並不能簡單地推託到地方政府頭上,中央政府顯然也要承擔責任。有鑑於此,李碩呼籲那些高度依賴煤鋼等傳統重工業的省份盡快推動產業升級。

除了政府層面,中國社會各界的節能意識也有所欠缺,基礎設施與歐洲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絕大多數建築的外牆保溫措施都十分糟糕,能效低下的電暖風設備仍然被廣泛使用。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氣候保護標兵?中國依然是燃煤大國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