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抖音網紅Marisa Jo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星期一」(Bare minimum Monday)的概念,她在影片中表示,星期一可以從寫日記、讀書、做些有趣的事情開始,讓自己過的快樂一點,中午過後再開始處理2到3項重要的工作事項即可,不用急著在一天內完成所有目標。

Marisa Jo提出的概念在Z世代爆紅,可見Z世代對於從假日生活回歸工作崗位的不適感,因而傾向在一週的開始,設定低目標、做些輕鬆的工作,抵擋憂鬱星期一(Monday blue)這類的職場現象。

這群看似對工作得過且過的員工,與其說他們是反對工作,不如說他們是在拒絕忙碌文化、不在工作上過度努力,以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最低限度的星期一」是保護身心健康的方式

雖然「最低限度星期一」是Z世代員工保護身心健康的一種方式,但最低限度的工作,很容易被直覺的認為會降低工作績效,更是一種態度散漫的表現。

我想,在台灣職場上,「最低限度的星期一」很難不被主管當眼中釘。我曾經跟過一任菁英主義的女主管,她對於工作的要求極高,在她的強勢領導下,也漸漸讓我認為工作就應該要又快又好。因為在她心目中,不拚盡全力、只做該做的事,就是準備被資遣的表現,「最低限度星期一」絕對不存在於她的世界裡。

我還有一任主管的領導風格極度的強勢,她認為對部屬最好的安排,就是聽從她的安排。她也時常用負面激勵的方式,要求我做到她心目中的完美標準。當時快要職場倦怠的我和她說,我想繼續待在公司發展,但需要換一個部門,卻立刻就被她拒絕了。

最後,我真的再也撐不下去,也沒有動力繼續為公司賣命。沒多久我就決定辭職,因為我發現,主管從來沒有為我想過。而且,真正讓我感到絕望的是,雖然這幾年我以最高標準在工作,但也沒有什麼東西讓我眷戀到無法提離職。

一個好主管讓我理解,不需要最低限度的工作也會有動力

幾年後,我去一家管顧公司面試專案經理一職,面試我的主管剛好是同校學長。記得面試時他問我,你對自己的長期規劃是什麼?公司很鼓勵員工輪調,能尊重員工的意願跟人格特質適才適所,也能針對你想發展的方向,協助你成長。

直到為這家公司服務,我才知道,真正懂用人的主管,根本不會讓部屬淪為毫無熱情的工作機器。

以我的經驗來說,一個人只要為自己喜歡的工作、公司或主管工作,怎麼會週一只做最低限度工作呢?真正會讓員工心死的,要不就是錢委屈了,要不就是心委屈了。

工作報酬分為內在報酬和外在報酬兩大部分,內在報酬(Intrinsic rewards)是員工從工作本身獲得的精神滿足感,是精神形態的報酬,像是能參與主管決策、能自由分配工作時間、擁有具挑戰性的工作等。如果工作能滿足員工的內在報酬,基本上不太會需要靠「最低限度星期一」來維持工作生活平衡,因為,你在工作時就能獲得滿足。

我認為,公司或主管不如在新的一年,積極與部屬進行績效面談,最好一週花15到20分鐘進行有意義對話,並針對有潛力的員工落實「個人發展計劃」(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 IDP)。公司想要留住優秀的員工,就必須讓人才持續在工作中感受到成長跟有價值;公司在協助員工提升專業的同時,員工也能為公司帶來相對應的績效貢獻!

最低限度的工作=聰明的工作

當然,我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把工作視為最重要的事、願意花那麼多時間,甚至許多人也知道,我們其實可以聰明的工作,不用白費時間和力氣,就把事情做好。針對這點,我確實認為在職場上可以達到好成就的關鍵,是學會「聰明的偷懶」,聰明的偷懶是懂得善用20%的心力,做出80%的績效。

我個人聰明工作的方法是,每天專注於「重要」且能「創造價值」的事情上;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我會選擇性的利用瑣碎時間處理,工作以外、不重要的訊息我會直接不回。

至於低價值又浪費時間的事情,我幾乎不會花時間做;而我不擅長的事情,也不會都自己來;一定要學到精通的事情,我會選擇花錢交給專業人士外包。因為,用20%的心力、做出80%績效的重點就在於,捨棄沒意義的雜事,和不重要的人事物,只專注於能為公司或自己創造價值的事情上。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