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妳去找OOOAlign一下。」這是我還在本土公司時,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通常代表「這件事還有得耗」,絕非單純開開會能搞定。 

Align是什麼?

有趣的是,在全中文的溝通環境中,唯獨「Align」這個字,始終仍是英文示人。後來我才知道,因為不同的人對「Align」有不同的見解與手段,所以保留一些自主翻譯空間,反而比較不會造成誤解。

有些主管,把「Align」視作「交陪」,接近應酬場合,資歷最菜的細漢仔,要先滿場打通關,取得入門的認可資格。

有些同事,認為「Align」是一種「特權」,在議題還沒被公開討論、政策還未正式生效之前,被私下徵詢意見,或作為試行的先遣部隊,好讓各方意見與期待趨於一致。

在我的頂頭上司眼中,「Align」只是「遊說」的修飾性用法,當上頭有某些理念需要布達,卻又不想搞得太像一言堂時,便是派我出馬「Align」的最佳時機。

不管「Align」的目的和性質是甚麼,於我而言,它都是不折不扣的苦差事,一不小心就有弄巧成拙的風險。

在五花八門的「Align」過程裡,我也很快的意識到,真正的關竅所在,大致就是「化敵為友、化暗為明」這8個字的循環。

再好的策略行動,孤掌絕對難鳴;檯面上看似說好的共識,其實隱藏著多少人的心猿意馬。所以,一個成功的「Align」,要有促成互相坦白的手段,更要有整合分歧的能耐。 

Align是管理企業的入門技能

我一開始並不明白當中的水深幾何,總以為拿著老闆的指令,紅海便會為我左右分開。結果不是被客客氣氣的拒於門外,就是被人當眾羞辱。我不懂,為什麼出來工作,大家不能堂堂正正、直來直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私下協商「Align」?

頂頭上司告訴我,一樣米養百種人,如同我做溝通,也不會完全仰賴同一種工具。懂得管理人性的曲折,是管理一間企業的入門。

我始終以為他在糊弄我,去做一些他不願意經手、吃力不討好的事。那些年,我經常感覺自己不得其門而入,被人情世故玩弄於股掌之間。

直到我換到外商大公司,才赫然發現,過去的人性入門修煉,使我能很快的叩關任何人的心門,破除許多人對於我既未留過洋、也缺乏多元國際經驗的「門戶之見」。 

跨國企業如何上情下達?

那時,我初來乍到,便被總部委以重任,一是要傳達全球的風險管理政策,二是得做好在地的風險防禦機制,確保各部門運作得駕輕就熟,養成全員洞察秋毫的風險意識。

雖然已經不會再有頂頭上司命令我該怎麼做,但這種充分授權,才是真槍實彈考驗「Ownership」的開始。我對組織的瞭解度很低,有些核心單位遠不在台北,多年的「Align」經驗告訴我,我得先將總部富麗堂皇的教條放在一邊,探訪各部門對於風險的主觀認知、客觀經驗,先把路鋪平,才能安全上路。

果不其然,有些主事單位的態度很消極,打定主意要陽奉陰違,有些則展現出杯葛到底的激烈反應。大家的「不想配合」其來有自,通常企業訂定的全球準則,對於在地化的特殊情境,往往不會琢磨太深,而且部分的規章顯得模糊又侷限,不但對現況無益,還衍生出一堆繁重的文書作業。

我想了一個禮拜,最後決定以工作坊的方式,將各個部門的核心成員聚集在一起,透過情境演練、外部顧問分享,將在地的風險威脅一一勾勒出來,同時和大家重新盤點由總部下放的框架與工具。

我的目的,不是想讓台灣團隊盲從,而是提供一個場合,讓大家持平檢視總部的規範,以及從中可獲得哪些奧援,為台灣團隊示範如何共享國際跨部門的資源,便不會再畫地自限。

相對的,工作坊總結的台灣風險體檢,我上傳至總部,提供更具體且全面的在地觀點。有些不盡情理、不切實際的運作方式,得以被調整。於是大家會以更積極正向的心態,來看待風險。 

資深公關的Align精髓

我知道,我可能是最慢完成總部交付任務的負責人,不過,「Align」看重的,從來不是快速,而是周延。溝通,很難面面討好,如果抱持著討好的心態來「Align」,最終會覺得啞巴吃黃蓮。

在我心裡,「Align」依然是個燙手山芋,而我總是跟對方說,我們不要預設立場,太快丟掉自己的觀點,對雙方而言,它都是一個「機會」,激盪我們,將壓在箱底的話拿出來暢所欲言,好探試各種可能,幫助彼此達陣。

沒有人需要放棄什麼,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態,以及雖保守但仍願意前一步的心意,大家都可以從「Align」中得到自己需要或想要的。這是「Align」的精髓,也是考驗。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