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最近有漏水問題,只好請原廠派師傅來維修。但這幾年師傅越來越少,通常要等上好幾天。果然,廠商回覆要幾天後才能過來。沒想到當天的下午,師傅就打電話給我,說他剛好在附近,有個空檔可以過來處理我們家的洗衣機。

我就好奇,維修師傅是如何管理排程的,應該有一些學問。以前在台積電做產品的生產排程時,也是不斷追求最好的排程,在期限內出貨。

因此當師傅一進門,我便問道,你們是如何排程的?他說,我看了你的問題單,覺得很快就能解決,剛好上一個維修提早結束,就先過來了。

如此看來,維修師傅的排程,是按照今天在的區域、行程空擋,以及經驗判斷問題難易度這3個因素決定。

洗了30年衣服,竟然洗錯方法

接著,師父問了我幾個問題,以釐清洗衣機發生什麼事:

「請問洗衣機是在洗衣服的時候漏水?還是衣服洗完、脫水的時候漏水?」

「它是在脫水的時候漏水的。」

「請問漏水量大不大?是全部廢水都跑出來嗎?」

「水量其實蠻大的,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所有廢水都流出來了。」

根據我的答案,師父說,這應該不是排水管的問題,而是洗衣機內機的問題,可能是零件鬆脫,才造成漏水量那麼大。接著,師父花了10分鐘檢查機器,果不其然就是洗衣機內機零件鬆脫。

於是,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零件鬆脫?

師傅卻反問我,「請問你平常是怎麼洗衣服的?」

我心想,衣服不就是這樣洗嗎?我都洗30年了,難道我洗衣服的方式是錯的嗎?聽到這問題時,我感到有點被冒犯,不太想回答。

但腦中閃過《原則》一書中提到的「開放心胸」:人們應該謙遜感和內省,能夠以開放心態思考尖銳的批評,並利用批評來不斷改進。承認自己有盲點,有些人比你看得準,你可以藉此學習。

好吧,我就聽聽師傅怎麼說。聽完我的描述,師傅找到了原因:當我洗衣服時,為了省水,每次都把水位,設定在比髒衣服高一點的位置,但這是不對的。

師傅說,水位高度必須高於髒衣服的一倍,這樣才有足夠的離心力甩乾衣服,也不會耗費那麼大的扭力,導致零件鬆脫。所以時間一久,內機漏水的問題就發生了。

哇!重大的發現,原來我30年來的洗衣服觀念是錯的。

面對一再發生的問題,你有向自己提問嗎?

其實用錯的方式洗衣服這件事,很像職場上的問題一再發生。我分享3個問題思維:

1. 能否透過3句提問,快速精準判斷出發生原因?

我在輔導企業的過程中,也常常利用提問讓學員們思考,引導他們自己找出盲點,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

我最常講的一句話:遇到問題,別馬上解決問題,先精確辨識問題、定義問題,比解決問題來得重要。如果連問題都搞不清楚,千萬不要去解決問題,你會徒勞無功。

2. 跳脫既有思維,做到預防再發生

思考問題時,不只是為了解決現有的狀況,試著再深入挖掘,有沒有過往沒察覺到的行為模式,才導致狀況與問題一再發生,並進而做出預防措施。

3.有沒有抱持「開放心胸」,聽聽看自己沒注意到的盲點?

我們要有開放的心胸,來看待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千萬不能太固執。

人們應該保持謙遜、時時內省,承認自己有盲點,有些人比你看得準,善用尖銳的批評,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

練習心胸開放,我也有很深的觸動,因為有許多思維、做事方式,在生活中都有機會學習到。可以把學到的新知應用到工作上,你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可以成長的地方。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