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擁有高超的社交能力?而要擁有好的社交能力,得要知道怎麼與他人進行「深度交流」。

避開淺層閒聊,深度問題怎麼問?

《紐約時報》普立茲得獎記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著有暢銷書《習慣的力量》以及《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 那樣工作?》,他在自己最近的新書《超級溝通者:解鎖與他人建立連結的秘密語言》中提到,溝通交流(Communication),就像是一種超能力。

如果在一個陌生的社交場合,你想要在對話中跳過閒聊的部分,快速與對方拉近距離,甚至建立良好的關係,首先你要先問對方一些,能讓對方展現「我是誰」的問題,也就是能讓對方說出自己價值觀或感受的問題,並且避開那些「與個人無關」的淺層問題。

例如:與其問對方:「你住哪?」「你讀哪間大學?」或「你結婚了嗎?」你可以改問:「你住的城市,你最喜歡它哪一點?」、「你在大學裡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或是「你對婚姻的看法是什麼?」

箇中原理,就是問別人經歷這件事情時的感受,這樣的問題可以促使對方分享他們的喜好、信仰和價值觀,並幫助對話更加深入;透過這些深刻的問題,你可以更了解對方,同時建立更深層次的人際關係。

3種能帶來深度對談的問題

杜希格提到,任何問題幾乎都可以重新調整成,一個能進行深度對談的問題,關鍵是要符合三個特徵:

1.詢問價值觀、信仰、判斷或經歷,而不僅止於事實

別問「你在哪裡工作?」 相反地,請引出對方的個人感受或經歷而改問:「你最愛這份工作的哪一個部分?」

研究發現,要快速想出這些深度問題的簡單方法,就是當你在跟陌生人說話前,想像你在跟你多年的好友聊天,你會問什麼問題?

2.邀請人們談論他們的感受

這個方法較簡單,你可以問對方:「你覺得…怎麼樣?」或者請對方描述或分析,某個特定情緒,例如:「你認為他當時為什麼生氣?」或「當...這件事發生時,你開心嗎?」 或請對方試著換位思考:「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有什麼感受?」

3.提問的感覺就像在分享心事一樣

當我們向對方進行深度提問,也應該相應地坦承一些關於我們自己的事情。

向陌生人坦承自己的事,你或許會遲疑一下,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當人們被問到並回答了一個能與他人深度對話的問題,他們總是非常開心。

想拉近距離,不要只問一個問題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艾普利分享,與陌生人快速拉近距離的最後一個關鍵是,不要只問一個問題,而是在對方回答後繼續探索更多。

艾普利表示:「當我在火車上與上下班的人聊天時,我可能會問他們,『你靠什麼維生?』」說。「然後我可能會接著說『你喜歡那份工作嗎?』 或者『你還有其他夢想做的事情嗎?』」

後續的提問,代表你有用心傾聽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並對對方說的話感興趣,這有助於對話更加流暢和深入。

哈佛大學科學家2016年針對快速約會對話,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後續提出問題,對於增進兩人關係特別有效。

杜希格指出,當我們開始聊天,實際上我們正在參與3種對話中的其中一種,這3種對話種類分別是:

  • 實際(這件事情是關於什麼?)
  • 情感(我們對這件事有什麼感覺?)
  • 社會觀感(我們是誰?)。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正進行什麼樣的對話,那麼你就不太能與對方拉近距離。

資料來源:CNBCNCBIAmazon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