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上班,覺得全身提不起勁嗎?正席捲多國的「多巴胺穿搭」,可能就是解方。

特別是在氣溫驟降、季節變換之際,澳洲全國憂鬱症協會(Beyond Blue)首席臨床顧問布拉時基(Grant Blashki)表示,人們會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症,主要症狀包括無精打采、嗜睡、對事物失去興趣,並伴隨體重增加,在他墨爾本的診所中,約有5%成年人患有此種疾病。

《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建議,可以嘗試「多巴胺穿搭」(Dopamine Dressing)。這個術語由心理學家凱倫(Dawnn Karen)在2020年提出,意思是用色彩鮮豔大膽的服裝提升情緒。

多巴胺又稱為「快樂荷爾蒙」,是一種在大腦中幫助調節情緒、感情的化學物質。如果多巴胺較少,可能導致疲倦、低落、焦慮、沮喪。擁有逾15年時尚產業經驗的專家阿米拉比爾(Giorgio Ammirabile)強調,任何人都可以嘗試多巴胺穿搭,無需徹底改變衣櫥。

最低成本開始「多巴胺穿搭」的方法

具體做法,包括讓身上色彩亮起來,像是亮黃綠、紫紅、淡藍色,可以提升自己與周遭人們的精神,並喚醒童心、激發心中活力。如果全身色彩穿搭令你望之卻步,可選擇一件單品或配件添加愉快色調,像是一件亮色毛衣、俏皮圍巾。

不只是外在需要改變,心中也要做好「為自己打扮」的準備,早上起床後決定穿什麼,會讓自己覺得一整天有了明確目標,從而即刻提升心情。

48歲的女性泰勒(Marianne Taylor),就是多巴胺穿搭的實踐者。她雖然熱愛色彩,但成長於充斥節食文化的環境中,曾經把用黑色單品來「壓制」自己喜歡的風格,一切都要讓自己看起來更瘦、更女性化。

但是,2020年,她的摯友因卵巢癌過世後,她決定停止節食,並在平復情緒後,開始展現自己多彩的一面。她告訴《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感到壓力時,會穿綠色,因為綠色有令人平靜的效果。若需要感到快樂時,她會選擇黃色、粉色,對她而言有提振心情的效果。「這就是獲得多巴胺的感覺,」她說。

她鼓勵更多人嘗試「多巴胺穿搭」,並強調不一定需要穿上大膽色彩、圖案,而是任何可以讓自己感到快樂的東西。

擁有時尚心理學背景的澳洲時尚學院(Australian Style Institute)創辦人狄巴托蘿(Lauren Di Bartolo)提醒,不同顏色對情緒的影響因人而異,取決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或文化背景。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新娘會身穿白紗,但在一些東方文化中,新娘則會穿上朱紅色的傳統禮服。

「我們賦予顏色的意義,可能會大大改變我們對該顏色的看法,以及穿上它的感受,」她強調。

資料來源:SBSThe TelegraphNY PostYahoo! Life

核稿編輯:楊少強
責任編輯:陳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