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其他人,真的有必要嗎?那些厲害的人又不缺朋友,接近他們、麻煩他們會不會又太「刻意」?會不會有人情要還?要怎麼拿捏分寸?

但就如同《刻意練習》強調刻意,人脈也是要「刻意」經營的——何謂人脈經營的「刻意」?我綜合參加過的講座,歸納出6點自己在人脈經營上的原則,包含線上、線下的人脈誤區,希望對你也有所幫助。

過去我是消極看待人脈經營的,主要因為這3個理由:

  1. 是身外之物:只是擔心「自己數字不夠」,感覺好像沒人緣。
  2. 難以長久:感覺好像有認識新人,但見面後就沒了。
  3. 多談利益:別人只會求你幫忙,很多事還是得靠自己。

    如果只跟周遭的人相處,無異就是同溫層,因為每個人擁有的資源都差不多。但我認為,人脈的底層邏輯,在於「價值交換」。要想認識高手,得先讓自己強大起來,倘若自身價值不高、沒有後續維持關係,就只是空有帳面數字而已。

    線上人脈:注重LinkedIn連結數量與互動

    在接觸到LinkedIn背後的演算法規則和《人脈變現》、《給予》、《結構洞》一系列探討人脈與連結的書籍後,我改變了我的態度——確實就是得「刻意」。

    所謂刻意練習,指的是「堅持執著做某件事」。通常看到要「刻意」,有人就覺得過於功利,內向者更會覺得「人生好難」。但這裡的刻意,是指要善加利用網路效應,透過槓桿放大影響力。

    如果沒有「刻意」讓人認識你的話,誰有機會知道你呢?就算是內向者,也可以透過線上人脈,透過內容與人建立連結。因為真正的好,不是你說自己好,而是「別人願意說你很好」。

    如果你會這樣用LinkedIn,那你就用錯了:

    線上人脈誤區1:把LinkedIn當成「放履歷的地方」

    使用LinkedIn的一大誤區,在於錯把它當成一般的求職平台、只呈現自己的線上履歷。但其實LinkedIn是個「職場社交平台」,不能只是把資訊放上去,還得把自己的帳號當個人品牌經營、與人互動,讓他人至少在網路上對你有印象。

    線上人脈誤區2:連結的數量太少

    由於LinkedIn是「社交平台」,因此能見度的關鍵和Meta體系的Facebook、 Instagram類似——追蹤人數和互動決定貼文觸及率。其中,LinkedIn的「連結」分成3種等級,由近而遠分別是1度、2度、3度。1度表示為直接連結關係,2度表示有共同連結,3度則代表彼此在人脈網中毫無關係。那麼,要怎麼提升自身能見度呢?主要有2種管道:

    拓展人脈數量:數量是能見度的基本邏輯,盡量拓展直接連結關係。
    發文互動要有:若有直接連結與你的貼文互動,會推播至其共同連結。

    線上人脈誤區3:沒有放關鍵字

    LinkedIn背後的演算法運作邏輯,就和Meta體系的社群網站一樣非常在乎使用者行為。更由於平台目的很大一塊是面向人資,因此採用大數據分解,記錄用戶背景、興趣、過去至今的搜尋狀況。另外,LinkedIn不希望企業端過於在乎學經歷背景而忽略能力,也會結合AI對話搜尋替人資找尋潛在人才,因此技能必須以多組關鍵字(keyword)呈現在個人檔案中。

      統整經營LinkedIn時,一定要有的項目

      1. Cover photo(這是個社群平台,一定要有大頭照!)
      2. Profile video(30秒影片介紹)
      3. Industry(方便系統資訊切割)
      4. Summary(個人「動態」)
      5. Feature content(點進來就可見,想讓人看到的內容)
      6. Open to work/Creator mode(增加觸及、了解後台分析)

      線下人脈:有需求時能用、給得起的才是真人脈

      至於線下人脈可以怎麼「刻意」經營?原則很簡單,就是營造彼此都舒服的關係。但這還是不代表「量多就好」,也有3個要留意的誤區:

      線下人脈誤區1:過度討好每個人

      跟感情一樣,一段關係不能只有你在付出。倘若建立關係但沒有後續維持,這段關係比較像是緣分。但關係也不能強求,若發現對方只是予取予求、或你無法提供任何幫助給對方,彼此差距過大,這段關係走的不會長久。

      線下人脈誤區2:人越多越好

      有時候「朋友多」是因為沒有篩選。學理上來說,一個人同時能維持的關係,包含弱連結只有 150 人(也就是鄧巴數),而且不是「認識誰、誰就是你的人脈」,重點是有請求的時候,他願意幫忙嗎?

      線下人脈誤區3:不好意思麻煩人

      關係就是「麻煩出來的」,有互動才有交流!都花心思建立人脈了,就要靠「常用對方的能力」來維持關係,千萬不要吝嗇(前提是,我們想交換的能力也都得是換得起的)。

      如果能力強,人脈的價值才能提升,否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淡、也會持續貶值。所以需要一直存,人脈絕對沒有穩定的一天!

      人脈經營時,3點你可以「刻意」去做的事

      1. 個人品牌,一定要有「特殊招牌技能」才會被記住。
      2. 思考「自己有什麼好故事」?可以參考這個邏輯:Setting(設定)→Conflict(衝突)→Solution(解方)。
      3. 有關係、有信任才能讓自己的人脈價值溢價,所以當個常互動、讓人最有印象的人。

      *本文獲「怪獸科技公司」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