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跟我分享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失敗經驗?」

這個問題,是我在面試年輕應徵者時的必考題,也是我最渴望聽到真實體悟的核心題目。我通常會選擇在面談到一半、彼此已經建立起初步理解的時候,再拋出來詢問。有時甚至會略過面試者已經準備好要分享的豐功偉業。

可能是形形色色的職場面試大全,將年輕人訓練得太好、抑或者是「失敗」這兩個字,對任何年齡階層的求職者而言,都是不可被過分強調的禁忌字眼。總之,關於這道必考題的回應,大多避重就輕,我還沒聽到導致失敗的血淚教訓,話題就被應徵者快轉到東山再起後的一片光明。

這不禁勾起我的疑惑與好奇,難道真的是人生勝利組,從未體驗過失敗嗎?還是害怕談論太多失敗,會被主試者認定是個「魯蛇」(Loser)?

用直白和誠實的態度面對失敗

我會用「談論失敗」當作面試下半場的開場,來自於我2次裸辭的震撼教育。我曾以為裸辭後很快便能風光找到新工作,豈料職涯中斷的空白期,時間長得超乎預期,即便履歷包裝得再漂亮,也針對不同產業做了客製化調整,仍是長達半年渺無音訊。

萬念俱灰之際,我在雜誌上看到一篇看似反其道而行的文章,大意是奉勸謀職者,除了成功履歷,也應該替自己準備一份「失敗履歷」。尤其像我這種尋求轉職機會的中年工作者,更需要重新檢視失敗的意義。文章還建議,失敗的歷史,不妨追溯至求學時期,將那些潛藏已久的弱點,一一攤在陽光下。

乍看有點道理,我卻半信半疑,這對面試會有什麼幫助呢?不過,反正也沒有新的面試機會上門,不如就寫寫看吧。和吹捧自己的成功不同,一開始,我怎麼都抓不到描述失敗心態的訣竅。

於是,我練習用直白、誠實的態度,寫下過往失敗的經歷:

我渾渾噩噩度過了大學4年,即便我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唸影像傳播的料,卻放任自己得過且過,從沒認真思考過轉系的可能性。

在畢業前夕,跟著成績優異的同學組了一個讀書會,準備報考國內外的研究所。可我唸到一半就放棄了。 

懷抱著不知下一步在哪裡的心情,只好出去找工作,唯一肯給我機會的公司,成為我踏入公關界十多年的起點。坦白說,我對公關,既不熟悉,也稱不上熱情。

寫到這,我不禁懷疑,洋洋灑灑寫了那麼多內心戲,誰還敢用我?然而,多虧了這些不假造作的文字,我看到一個被遮掩許久的盲點:如果大學科系、公關業,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懸念,成為我裸辭的導火線。我離職的理由都十分相似:「這裡,不是我想要的。」為了追尋自己想要的,居然沒有安排好下一步。天真的以為,自己還能像剛出社會時,無心插柳就能碰上願意雇請我的新東家。

我一直在逃避。從大學生到踏入中年都在蹉跎,才會招致如今的挫敗。如果沒有寫下失敗履歷,我可能還耽溺在成功假象裡。 

在面試時分享失敗經驗

沒有工作上門的日子,我每天花很多時間重溫自己的失敗,試著釐清自己「想要的」與「擅長的」之間的關聯性,也認清自己「現有的能力」和市場「空缺的需求」,究竟有沒有交集。

這成為我說服面試官的關鍵。我知道自己已不再年輕,也擁有豐富的職場際遇,這讓我在面試官眼中,多了些難以馴服的風險性。然而,我比年輕人更理解自己的優劣、需求,不會盲目的跟隨組織的安排,而是懂得如何在快速變動的局勢中,自我激勵。

我相信,一個獨立、自知的工作者,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君子不器,能不受限於固有的職稱、工作項目,彈性的為公司做出貢獻。

後來,面試官告訴我,正是因為我描述的失敗心路,和那一句「君子不器」,使我脫穎而出。沒想到,不是我的成功資歷受到面試官青睞,而是我對失敗的細膩體會,使我脫穎而出。

失敗後的沉澱 ,彰顯一個人的自覺

出於這樣的緣故,我也想聽聽求職者如何看待自己的失敗,特別是生活環境、信念、三觀與我迥異的年輕世代。我認為,失敗的價值是跨越世代的,即便本質上不算光彩,但從中精煉出的省思與蛻變,絕對有助於你彰顯自己的深厚。

如果你有機會在面試中回答這個問題,請思考一下面試者詢問的原因。有時,企業看重的,並非毫無敗績的風光資歷,而是你如何痛定思痛,面對職涯中的滑鐵盧。

這才彰顯了一個人的自覺、願意做出改變的企圖和速度,以及如何消化與轉化逆境的智慧。這些,才是真正讓人立於不敗的履歷。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