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很多受薪階級會開玩笑自稱是「社畜」,也就是為了每個月的薪水,放棄身為人類的尊嚴、為公司賣命加班,過著睡眠、飲食習慣混亂的生活。

然而,我們同時也看過一些看起來總是能夠佔到好缺,在職場的階梯上扶搖直上的「社寵」,他們不但仕途亨通、政通人和,還總是能夠得到上級特別的關愛。

「社畜」跟「社寵」的差別到底是什麼?

經濟動物和同伴動物:你願意吃下誰?你願意犧牲誰?

社畜和社寵,如同經濟動物(雞、牛、豬、魚)跟同伴動物(狗、貓、兔)的比較。前者代表著銀貨兩訖,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榨出最大經濟價值的用途。而後者,因為與人類作伴,往往受到如同人類的款待和照顧,也因為朝夕相處,而建立了彼此依附的情感。

社畜其實就像是經濟動物一樣。因為數量多、沒有特色與用途單一,對於最終端的消費者來說,對於經濟動物如何生產出自己需要的肉、奶、蛋等商品的過程,大部分一無所悉。即便經濟動物受到不人道的對待或圈養,多數消費者也只在意自己最終所買到的商品品質與價格,也就是CP值。

因此,社畜之於企業或老闆,工作成果才是他們被最看重的;即使社畜在工作過程中有苦勞,通常也很難拿來邀功。而老闆則是在意社畜是否能在固定單位時間內,產出最多的成果,也因此會以上下班時間、是否加班,作為評斷社畜生產力的標準之一。

社寵創造無法單純被量化的「情感價值」

與社畜相反,社寵就像是同伴動物一樣;因為之於主人,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會被主動關心。而老闆也會在意自己是否有給予社寵超乎期待,甚至是相較於其他雇主更好的待遇。

社寵就像是公司裡直接面對客戶、直接承擔營收或研發任務的部門,因為與企業命脈直接相關,其產出可能是手上大客戶的長期訂單、客戶關係、決策能力或是危機處理能力,除了醒目之外,更多了許多無法單純量化的「情感價值」。

於是,社寵靠著自己的「特殊性」跟上級建立了密切的互動與依附關係,也在每一次的交流中,讓依附關係的節點,更緊密並擴展到更長遠的關係上。

同伴動物的存在,讓主人甘願自稱狗奴或貓奴;同樣的,社寵的存在,也讓與之互動的人,願意協調和退讓。原因無它,因為稀有、因為難以失去,因為彼此有對應的情感價值。

當社畜還是社寵?決定權在你

從社畜到社寵之路,我們該做的,不只是在關係人面前持續刷存在感,而是需要盤點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他人,到底是賣單位時間的產出,還是賣自己不可或缺的關鍵情感價值,讓其他人也願意埋單,甘願擔任鏟屎官?

*本文獲「公關人生相談室」合作轉載,原文:社畜或社寵——職場上的你,有多少利用價值和情緒價值?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