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回歸常態之後,缺工潮也席捲全球。需才孔急,考量到即戰力及熟悉度,越來越多企業把腦筋動到已經離職的員工頭上,「鳳還巢」開始盛行。我就因此跟幾位失散已久的前同事重逢。

《商業評論》指出,企業對於聘用回任員工的接納度越來越高,高素養的員工願意重投麾下,也不失為對公司品牌的正向宣傳,多樂觀其成。

從回任員工的角度來看,因為適應與學習成本相對較低,還有很大的機率談妥優渥的薪資福利,亦不失為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前公司大位回聘,該不該去?

宥新就是那位幸運兒,出外闖蕩多年,老成持重,舊東家青睞已久,近期頻頻招手,說公司轉型正需要將才,如果宥新願意回鍋,將以大位相授。

能被曾經分道揚鑣的企業,念念不忘到這種程度,按理來說應該喜形於色才對,宥新卻一點也沒開心的樣子,反而想問問我的意見。

宥新和我是舊識,我的回鍋滑鐵盧,他都看在眼裡。現在聽到「回鍋」二字,我都還能感受到心中某處在流血。

回鍋對宥新而言,的確是個機會。雖然他現在工作穩定,也受公司倚重,但在薪資和職級上,若想有跳躍式的成長,回鍋前東家會是好選項。年近40大關,宥新不確定應不應在回鍋這件事上果敢賭一把。

宥新身邊的意見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好兔不吃窩邊草,做人應該往前看。條件高,潛藏的風險亦高,何必以身犯險;另一派則認為不可錯失良機,先去再說。舊東家還有舊人脈、舊情份在,環境底細皆熟,起碼回鍋的風險相對可控。

宥新也許是看過我血淋淋的前車之鑑,心內不免有些躊躇。他問我,「如果再選一次,你還回鍋嗎?」

我差點脫口而出「再選一次絕不回鍋」。然而,看著他緊促的眼神,我第一次談起這件陳年恩怨,看看回鍋這件事到底給了我什麼教訓。

回鍋前東家成為他職涯最大的污點 

我以為,回鍋的心態至為緊要。跟回鍋相關的詞彙有:重返舊地、重操舊業⋯⋯無一不強調「舊」,畢竟是過往做得熟門熟路的工作,銜接不容易出錯,少了未知的變數,心理上的安全感,會比面對全新機會時來得踏實。

也正是因為熟悉,就犯下了輕忽的錯誤。我承認,當初選擇回鍋,我正是抱持著「可以少奮鬥幾年」的炒短線心態,將我對於現職工作的不滿、委屈,一股腦的投射在前東家上。我甚至預演過無數次提離職的對白,以彰顯自己的行情炙手可熱。

所以,我忽略了其他必要的準備。

像是多方探聽。我對舊東家用人主管的說法深信不疑,從來沒有向過往舊同事打探消息,從不同的角度來檢視公司的現況,他們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欠缺哪些資源和人才?好讓我能夠持平的判斷:此時回鍋,是不是一個適合的選項?

也需要盤點回鍋的豐厚條件如何,是否禮遇性十足,面子、裡子萬無一失?於是我也跟著沉醉在粉紅泡泡裡,全然忘卻自己當初離開舊東家的原因。我崇尚開明直白的管理風格,追求獨立自主的工作模式,這和舊東家事事鉅細靡遺、講究輩分倫理的文化,完全背道而馳。

於是,我回鍋不滿1個月,就嚐到苦頭。用人主管口中的委以重任,只是在尋找可以將雜事一肩扛的打手。名實不符,我縱有千般悔恨,也只能吞忍。也因為重金回歸的消息,早在公司傳得沸沸揚揚,各路人馬都睜大眼睛等著看,一個回鍋的天降部隊,會帶來奇蹟、還是詛咒?

除了過往打下的人情基礎依舊,組織文化也沒有變化,我在其他企業周轉數年的經驗,一時竟很難施展上手。積極肯拚與行事僭越,看在謹守分際的老臣眼中,只有一線之隔。

試用期都還沒過,我倒優先收到一紙限期改善的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績效改進通知,裡面洋洋灑灑的罪狀:服從性極差、效率不彰、溝通拖沓⋯⋯無一不讓我啼笑皆非,我在外備受肯定的靈活、機動、圓融,竟被批評得一無是處。

最後,回鍋前東家成為我職場生涯中最尷尬的紀錄。這段工作時間沒有短到可以避而不談,卻遠搆不上足以稱之為凱旋回歸的長度。在日後的求職面談中,必須一再解釋、梳理當中的得失,仿佛永不會結束的懺情錄。 

回鍋前先想好2件事

對於宥新的疑惑,我是這麼答覆的:

第一,請以「履新」的角度,來看待「回鍋」。切莫因舊情而掉以輕心,即便是熟悉的組織,回歸更需要嚴陣以待。必須廣泛蒐集資訊、細心留意絃外之音,免得回任後騎虎難下,再度淪為逃兵。

其次,誠實面對自己的條件和價值觀,別把「回鍋」變成逃避現況的出口。當初讓你離開的原因,是否仍存在於舊東家的體制之中?另外,你累積的技能與知識,有多大的機會能被舊東家接納和應用?

轉戰他職,要求15%~20%的加薪幅度,是平均值,超過這個範圍太多,得掂量一下其中的風險會否超越自身負荷。舊情總難抵公平議題,當你回鍋後就能賺得盆滿缽滿,看在謹守本位的舊同事眼裡,難免心生怨懟,小心一個不留神,就會落得四面楚歌的下場。

所以,「回鍋」與否,不要被情面蒙蔽,應從回歸的贏面去考量。是否回鍋重啟新局,其實是個艱困、而非偏安的決定,請先確保對方有跟你一樣的認知和決心。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