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洪彣欣,松誼企管GPM執行長、怡東集團共同創辦人,曾任美商、港商、台商等跨國性企業人資長。
在近期商業聚會的場合,和一位70歲左右的上市公司總經理交談,他語重心長的向我說:「我是公司的偉人還是罪人,端看我有沒有接班人。我的兒子在我原訂退休的那年,寧可在外面闖蕩,也拒絕承接家業,讓我遲遲無法退休。」
這位總經理說,他因為沒培養其他經理人為接班人,導致現在想傳子不是、想傳賢也沒有合宜人選,陷入兩難的局面。他問我:「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在過往輔導中大型企業培養人才梯隊的經驗中發現,創一代最大的痛,就是到了面臨退休、必須要交棒時,才發現二代無接班意願或能力。
而二代接班人的痛是,元老聽命於創辦人,使二代降低了對於接班傳承、扛下公司營運責任的意願。若二代接班後經營績效好,光環是屬於創一代的;若績效不好,二代則被指為「了尾仔囝」。
我進一步了解這位總經理的處境,發現他過去身陷於市場派、公司派的經營權之戰,無暇培育接班人與人才梯隊,最後非常遺憾的將一生努力拱手讓人。
企業能否永續的最大關鍵:挑選接班人
其實,這樣的困境存於無數台灣企業中。台灣企業相較於外商更有傳子不傳賢的接班文化,讓接班的本質變得只看血統不看能力。詹姆·柯林斯(James Collins)的暢銷書《從A到A+》 一書中強調,企業主最重大的決策與企業永續的關鍵,莫過於挑選接班人。然而,許多企業主對於接班的觀念薄弱,更有許多錯誤觀念。
我以多年的企業輔導經驗,強烈建議創一代,與其將經營權跟所有權都傳子,不如區分經營權跟所有權,將所有權交給自己的子女或股東,但經營權可以委託專業經理人。
經過專業分工,企業內可截長補短、適才適所,並發揮所長締造佳績,更容易選對接班人。但為什麼接班成功的企業寥寥無幾?以下是我從企業輔導經驗中,總結出的3大接班誤區。
接班誤區1:想找到像自己、像創辦人的人
許多企業在選擇接班人時,會想將創辦人成功典範複製貼上。其實,成功的很大原因是和時代背景有關,且洞悉市場的眼光、能力與性格,多半與一個人自律、積極的個性有關,這些是不適合複製的。就像期待兒子變成他的父親、想改變原本的他,是很不切實際的。
人是複雜、多變且善於掩飾的,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辨識一個人,找錯人的代價往往影響企業永續經營,代價十分高昂。因此,尋找接班人時,善用科學量化的測驗工具有其必要。
接班誤區2:以所學科系及工作經驗,判斷職位適配度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部屬做起工作來不得心應手,只有兩種可能性:第一是他不夠了解自己,第二是老闆不了解他的天賦。
我過去遇過一位財務主管,他打從心底不喜歡從事財務工作。他其實對教育訓練有熱忱,但被自己的父親打壓,認為人資工作不如財務有前景,薪水也不如財務工作高。最後壓抑自己的後果,就是精神出狀況。
反觀我有一位過去從事人資工作的同仁,她知道自己擅長的是寫作,雖然這條路比較辛苦,但她從她擅長的事情中,尋找能發揮的職位跟產業,現在過得很快樂。
接班誤區3:沒把人才培育放在必須投資的項目裡
未來的職場趨勢,不是人才爭奪戰,而是人才的培育戰。企業比的是誰能快速培養自己內部的人才。
因為空降主管很容易被排斥、陣亡率更高,就算外部人才能力強,還是得花上更多力氣,才能夠讓團隊接受他。企業內部的問題,不適合靠挖角人才解決內部問題,建議企業應該將培養人才接班梯隊,視為重中之重的永續課題之一。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